辽宁财政创新政策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县域经济发展
政策引 资金扶 财源茂盛冲劲足
高铁彬 通讯员 王晓军
今年1至10月份,辽宁省一般预算收入实现881.3亿元,同比增长37.5%,为历史同期最高,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由多年徘徊在全国第20位左右一跃成为全国第6位,高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高于东部沿海11省(市)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
近5年来,辽宁省在政府理财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由注重分钱、“切蛋糕”,向注重生财、做大“蛋糕”的转变,积极创新财政政策,因地制宜支持经济发展。财政资金“四两”的投入,引来的是整体经济规模“千斤”的跟进,地方财政也迎来了“财源茂盛”的新局面。
强筋壮骨显活力
在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省财政厅围绕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的建设内容,提出并实施了支持企业主辅分离、破产、增值税转型、豁免历史欠税以及企业技改贴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等财政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使一大批企业不但克服了暂时的困难,而且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壮大。
“可以说,没有财政对我们的贴息支持,企业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沈阳鼓风机集团财务总监吴风琴谈到财政对他们支持时深有体会。
沈阳鼓风机集团搬入新厂区前,新厂搬迁、技术改造、购买先进软件、新产品开发等一大堆的困难摆在了领导班子的面前,十多亿元的资金需求成了企业发展的重大“拦路虎”。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该省财政不但在企业技术改造过程中给予几千万元的专项资金补贴,而且在其搬迁和技术改造等方面鼎力相助,使企业迅速恢复了生机。
据初步统计,2003年以来,省财政共投放科技专项资金近130亿元;安排贴息资金24亿元,支持“两大基地,三大产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800多项,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该省大力争取中央支持,2004年至2006年,省财政共争取中央资金21.7亿元,确保了南票矿务局、阜新高德煤矿等企业破产的启动实施;落实增值税转型、提高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等振兴老工业基地税收优惠政策,共抵扣和减免税金约185亿元,增添了企业发展动力;全省财政安排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资金17.7亿元,累计为2800多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金额98亿元,缓解了融资难问题。
县域经济花正红
2007年前三个季度,辽宁省74个县(市)区中,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亿元的县区就有59个,超过5亿元的县(市)区有10个,其中仅大连市,前三季度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的就有甘井子区、瓦房店市、金州区三个区。
记者在海城市了解到,他们在发展县域经济中树立以项目建设育财源,以发展促增收的理念,实施了项目建设“四个一”工程148个,重点推进投入多、规模大、对地方财政收入起支撑作用的项目建设,如:海城市的纺织工业园、惠丰化工工业园、西洋冷板、后英冷板、东四型钢、峰驰50万吨薄板冷轧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另外,他们强化了融资平台的建设,成立了金融合作办公室、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等组织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进行融资担保,弥补了项目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先后为11家企业提供了担保,融资额度达2.5亿元。
2003年以来,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税收增量返还、招商引资奖励、财政投融资、园区建设等多方面对县域经济予以扶持,形成了“保运转,重激励,促发展”的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县(市)财源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这些政策的执行,提高了县乡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增量返还系数,由原来的1∶0.2返还改为1∶0.5;对县(市)实行了省级共享税收增量返还政策,仅2006年就增加县乡财力10.6亿元;取消部分专项资金上解和配套、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励、财政绩效评价“以奖代补”等政策共增加县级财力6亿元;省财政平均每年投入扶贫开发资金近2亿元,促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在财政政策的扶持下,辽宁省县域经济实力自2004年以来越做越强。2006年,74个县区生产总值(按现价)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5411亿元、192.6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55.6%、115.5%,年均分别递增16.4%、29.2%,增幅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7个百分点。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