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徐松
作为中美两国政府间最高层次的磋商机制,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对话将就两国长期性、战略性、宏观性的经济问题展开磋商,同时适度关注当前两国经贸合作中的热点问题。
此间分析普遍认为,贸易平衡、人民币汇率、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节能环保等议题将成为引领本次对话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贸易平衡发展
中美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两国最重要的利益交汇点之一。目前,中美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在贸易方面,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为美国消费者每年节省1000多亿美元开支;中国还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在投资方面,美国对华投资使企业获得了更多市场准入机会。在中国制造业22个大类和100多个服务行业中,均有美国企业投资;2006年,在华运营美资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美元。中国也从中美经贸关系中获益良多,其中既包括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也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
中国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方针,并不刻意追求顺差。中美贸易出现不平衡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也存在顺差转移,许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再出口,把原来所在地的对美顺差带到了中国的原因。此外,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实行严格管制,限制中国从美国进口。中国想买的高新技术产品美国不卖,这是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一大关键原因。
关键词二:人民币汇率改革
自2005年7月21日启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中国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两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11.9%。
人民币汇率的适度调整,保持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对周边国家经济的稳定也产生积极影响。然而,美元最近一段时间持续贬值,使得外国人持有的、以美元标价的资产价值不断下跌,那些以对美出口为主导国家的经济受到明显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也面临挑战。
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贸易平衡,但并不是唯一决定的因素。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的出口并没有减少,这反映了全球产业分工的结构和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的威廉?奥弗霍尔特曾撰文指出,中国货币的升值并不会大幅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而且几乎不会为美国国内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三:产品质量
和食品安全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首次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议题中出现,引人关注。今年以来,“美国宠物食品三聚氰胺事件”等事件频发,给中国贸易出口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从今年8月开始,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特别行动。应当看到,工业产品和食品生产的全球化趋势,使得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正演变为一个全球问题,不应特别针对中国。
据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介绍,在本次对话中,中美双方将本着加强合作、实现双赢的目标努力磋商,争取取得积极成果。
关键词四:节能与环保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能源合作可成为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美国在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有先进的技术和较丰富的经验,中美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方面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巨大商机。
中国自去年制定了切实的节能减排目标。中国还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并签署了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作为履行《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于今年6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用于节能环保设备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30%。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