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二日电 述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制造业寻求跨越
中新社记者 齐彬
二十年前,在中国买一台二十一英寸的彩电,要花四千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个工薪人员四五年的收入;现如今,买一台同等产品,只需要不到一个月的收入。
一个以“相信中国制造”为主题的论坛周三在香港举行,中国家电连锁业巨头苏宁电器的创办人张近东,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中国家电制造业的沧桑巨变。十七年前,张近东以十万元起家,从销售空调开始,今天苏宁电器已经成为拥有六百多家连锁店、年销售规模超过六百亿元的连锁企业,张近东本人亦在前不久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张近东说,近三十年来,中国家电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技术和产品的进步,从简单到多样、从粗放到精益、从传统到时尚;资本和市场的拓展,从区域到全国、从国外到国内、从中国到国际。据他统计,目前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家电产品都由中国制造,包括百分之五十的彩电、手机,百分之七十的空调以及几乎百分之百的微波炉。
张近东说,家电产品在中国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耐用消费品、生活必需品,目前正朝着快速消费品的特征转变,家电产品的功能丰富、质量提高,而价格却在下降,中国消费者家电消费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中国家电制造业面向全球市场,降低了世界各地消费者的经济支出,提高了生活质量,“中国制造造福了全球市场”。
然而今年以来,不少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生怀疑,一些西方媒体更推波助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王锦珍说,中国制造业不仅有诸多本地品牌,亦有很多国外著名品牌,仅以家电产品为例,中国品牌完全是在与外国大品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王锦珍表示,中国很多出口商品的合格率都高于国际标准,同时有不少中国制造是根据外国公司的标准生产,如前不久美国玩具业巨头美泰就承认,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责任完全不在中方。
王锦珍说,可以接受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提出更高要求,但不能容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题发挥,打击中国制造,或者炮制新型的“中国威胁论”。王锦珍同时呼吁广大中国厂商,通过结构升级、加强环保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属于联系企业与官方的民间机构。
曾经留学美国多年的香港大学商学院院长张介则指出,日本韩国等国家制造业兴起的时候,其产品在西方世界也屡遭质疑,这是新兴经济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中国制造业有能力更快更好地跨越这一阶段。家电品牌海尔蜚声国内外,该公司副总裁周云杰介绍,海尔走过了一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品牌”的发展之路;另一家著名家电企业美的电器总裁方洪波也表示,从三十年前出口第一台电风扇开始,美的目前年出口规模已达三十五亿美元,价廉物美的中国家电产品受到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
周三的论坛吸引了众多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巨头,谈及“中国制造如何赢得世界尊重”的话题,他们分别以品牌、创新、质量以及社会责任等,作为中国制造业必须具备的核心要素。而张近东则表示,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洗礼,在与世界企业的碰撞中,会早就更加负责任的中国企业。“未来的中国制造,一定是依托全球的技术标准、遵循全人类的价值理念,走中国创造之路”。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