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鲁宁:批评电力企业要求涨电价没道理!

  中电联在11月底给国家发改委打紧急报告,建议2008年实施煤电联动。不少媒体配发评论,指责电企强权思维,反对电价上涨。其主要理由是:电力行业靠垄断获取高利润,还要提出涨价。这些评论普遍引用的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5月份,电力行业利润增长43%。


  这些批评混淆了电力行业和发电企业的概念。原国家电力公司在2003年分拆为两大电网和五大发电集团之后,单个发电企业拥有发电机组数在全国总装机容量中,最多仅占不到9%,发电企业已经进入了全面竞争的格局。而电力行业的利润也不是火电企业的利润。电力行业包括送电、供电的电网企业和生产电的发电企业,而涉及到煤炭的发电企业,是占整个发电企业85%以上的火电。

  那么,2007年火电行业利润情况如何呢?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2008年煤炭供需形势展望》显示,今年1月-8月份,火力发电行业利润总额为464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低于煤炭行业;而且6月-8月利润总额为187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

  由于从2006年7月1日起,全国上网电价平均每度提高2.5分,火电企业今年1-8月的利润与去年同期电价未涨之前相比大增,而今年7、8月份,煤炭价格上涨而电价不涨,导致今年6-8月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骤减。

  煤炭价格上涨蚕食了火电企业的利润空间。今年1月-9月份,全国电煤车板价较2006年上涨25元,上涨幅度8.9%。由于CPI涨幅较大,今年在达到煤电联动条件的情况下未提高电价。2008年,电煤普遍拟提价40元/吨。五大发电集团每年电煤采购量在1亿吨以上,直接影响成本40亿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笔者非常理解国家抑制CPI价格上涨的总体规划,的确应该慎重对待电价提高问题。但同时,我们对火电企业所承受的成本压力,也应该有所认识。

  2006年,国家彻底放开电煤价格。由于原“计划煤”每吨价格低于市场煤价格100元以上,占电煤近一半的原“计划煤”价格每年在以30元/吨左右的速度上涨。而电价仍然由国家定价。2005年,国家出台了煤电联动政策,即半年内,电煤涨幅达到5%,电价即可上调。但是,在执行上打了折扣。2007年,考虑到通胀压力较大,电价并未上调。2008年,通胀的压力仍然较大,电价上调可能性仍然很小。

  问题在于,在煤炭价格已经市场化并且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仅靠捂电价不仅不能化解矛盾,还可能进一步累积矛盾。应该认识到,煤电之争的根源在于煤炭的市场化与电价的非市场化的冲突,只要电价的非市场化状态持续下去,两者就不能在市场中找到一个连接点,而只能通过有关部门的“协调”来达成某种妥协。

  有关部门不仅要考虑发电企业的生存问题,还要顾全整个宏观经济大局,并为此不得不打破自己制定的煤电联动规则,从而导致煤电联动在事实上陷于无规则状态,不仅发电企业苦不堪言,有关部门亦左右为难。笔者认为,打破这种困局的唯一途径是理顺煤电价格体制,加快电价的市场化改革,使煤、电都从市场这一媒介中找到合理定位,最终将煤电之争化解。(阮晓琴 原题:平息煤电之争在于理顺电力定价体制)

  相关文章:

  11月份CPI上涨6.9%,涨幅较10月份再增0.4个百分点。此外,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预测今年全年的CPI涨幅在4.7%左右,对比1-11月的累计涨幅,这几乎是在向社会暗示,12月份CPI涨幅很有可能再创新高。拿统计数字作直观对比,“结构性通涨”演变为“明显通胀”的压力仍在增大。

  针对11月份的CPI数据,姚景源依然坚持当下物价仍呈“结构性通涨”的判断。然而,姚景源的判断未能得到社会舆论较普遍的认同,这从各大新闻或门户网站海量的质疑跟帖中可见一斑。

  其实,社会舆论对姚所阐述理由是否客观、本真,是否想有意掩遮什么的质疑并不重要,真正关键的是,人们希望通过“阅读姚景源”,从中判断出11月份CPI是否已接近上涨的尾声甚至拐点已经呈现?或者,12月份直至明年的CPI还将持续攀升?

  就CPI涨幅已近拐点还是继续攀升,官方虽不便肯定作答,但梳理和分析近期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信息和政策举措,早报评论员以为,CPI涨幅可能已逼近拐点,考虑到岁末年初历来是消费旺季,购买力拉动需求刚性十足,这个人们普遍期待的拐点,在春节后出现并非不可能:

  一,11月份仅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CPI上涨5.94个百分点,如果扣除“食品因素”,其余纳入CPI统计口径的7大类商品或服务价格上涨拉动CPI上涨只有不到1个百分点。而在6月份,同一数值是2.3个百分点。另外,该数值自6月份后一直呈逐步下降态势,它所隐含的信息是,在剔除食品类及以石油为原料的少部分工业制成品,绝大多数工业品的价格处于微降、持平或微涨状态。这至少说明,国内市场供需结构总体仍呈平衡态,这不但为“结构性通胀”说提供了支持,也意味着防止“明显通胀”只需“重点防御”而不必“四面出击”。

  二,眼下国内“结构性通胀”与国际“结构性通胀”密切相关。换言之,通胀在当前属全球普遍现象。相对于全球其他新兴经济体去年平均通胀率为5.1%,今年预计为5.9%至6%,国内今年CPI涨幅仍处于可承受状态。

  三,央行与银监会致力于“双控”信贷的效果进一步显现,11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额降至874亿元,为今年以来月度最低值。考虑到本月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遏制流动性过剩为经济降温的效果还当放大。“热”与“胀”彼此交织,“热”有所降低,“胀”就会易控许多。

  四,一产、二产、三产比例有所改善,GDP总量中三产比例提高2.5个百分点。外贸、投资、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去年提高3.8个百分点。以上两组数据反映出多年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症状有所缓解,为明年防“胀”提供了难得的基础条件。

  五,秋粮丰收开始入库,外加前期肉蛋禽扶持政策的“滞后效应”开始进入释放期,带动供给增加多少可与食品生产成本的上涨形成一定程度的“对冲”,对粮肉蛋禽的进一步涨价有所抑制。

  六,姚为支持其“结构性通胀”之判断,特意拿1992年至1996年间国内CPI涨幅远高于今年作为理由之一。其实,这种对比是否成立另说,但姚的涨幅对比倒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视角:即前后十几年间国家财力的对比,以1996年为例,中央财政7051亿元,今年比去年的新增量就可超过7000亿元,全年中央财政超过50000亿元已无悬念。这个对比很重要,防“热”尤其是防“胀”,足额的财力支撑不可或缺,如是,难怪姚坚持“结构性通胀”之判断,显得底气很足……(鲁宁)

  相关文章: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矛盾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