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下周猜想:楼市拐点或放大股市调幅?

  下周一猜想:消费板块撑起红色星期一

  猜想一 出现红色星期一?

  点评:由于地产股的企稳以及消费板块的崛起,周五A股市场奇迹般的反弹,从而使得二次探底成功的概率增加,这有望提振跟风资金介入的底气。

与此同时,由于本周接连出现新的调控政策,所以,业内人士预计周末再出重拳调控的概率不大,这也为下周一的反弹延续提供了较佳的市场氛围。故周一A股市场有望继续走高,形成红色星期一的走势。

  猜想二 食品饮料股再度领涨?

  点评:由于从紧货币政策极大地抑制了多头资金对地产股、银行股等品种的追捧激情,但又由于目前资金总量较多,尤其是基金持续营销、封转开等使得基金新资金数量较多,有着极强的建仓欲望,所以,他们将目光放到了不受调控预期影响的消费板块,尤其是食品饮料股,从而催生了金种子、老白干酒贵州茅台等食品饮料股的强势。看来,该板块在下周仍有望呈现领涨。

  猜想三 铁矿石板块出现反弹?

  点评:由于我国钢铁产能的急剧释放,对铁矿石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本已脆弱的供求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使得铁矿石价格如脱缰的野马,从而刺激着越来越多资金涌入A股市场淘金铁矿石品种,其中金岭矿业广东明珠西宁特钢等品种在前期已有强势表现,此类品种下周仍有望弹升。建议投资者跟踪ST方大长力股份攀钢钢钒等尚未为主流资金所重视的品种,可低吸持有。(东方早报)

  宏调威力渐显 短期仍将调整

  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

  虽然本周一A股市场出现红色星期一的较佳开局,但由于从紧货币政策效应释放以及随后第二套房统一界定政策出台,使得A股市场持续调整,黑色星期四更是将这一调整趋势发挥到极致。不过,由于本周五的企稳弹升,市场的乐观情绪略有抬头,似乎已有二次探底成功的走势特征。但笔者认为,大盘走势将取决于消费板块的持续领涨能力。

  市场形成两大压力

  对于嗅觉灵敏的分析人士来说,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到从紧货币政策,并不仅仅是少了两个字那么简单,而是折射出决策层对当前通货膨胀、房价高企等诸多宏观经济景象的担忧。因此,未来可能陆续会有调控政策出台。

  因此,这对市场将形成两大压力,一是仍有后续的调控政策,房地产以及围绕房地产业相关的产业或将受到影响,这可能也是近期房地产股、钢铁股、银行股大幅回落的原因之一。二是资金面的压力或将显现。从紧货币政策将使得实体经济领域备感资金紧张,因此,实体经济领域的企业极有可能收紧金融投资,这将减少证券市场资金的供应。同时,在可能的前提下也愿意抛售股份,加大证券市场的筹码供给压力,比如说抛售原先在二级市场买入的筹码,或者抛售已过禁售期的股份。

  由此可见,从紧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威力正在逐渐释放。

  多头启动消费板块

  但是,多头也并不愿意束手就擒,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基金等机构资金的头寸相对宽裕。目前持续营销以及封转开等因素,使得基金新增资金近1000亿元,加上新基金开闸以及200亿美元新增QFII额度将带来后续援军,所以,多头的做多底气,尤其是短线做多底气是旺盛的。

  另一方面,多头也找到了新的领涨品种,取代受到从紧政策影响的地产股、银行股、钢铁股的领涨地位,那就是消费板块。该板块在近期得益于相关数据的刺激,比如说在今年1月到11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分析人士认为,数据反映内需启动的特征较为明显。这自然提振起各路资金对酿酒食品股、商业连锁股等消费品种的追捧,也就有了此类个股在本周反复活跃的走势。

  也就是说,本周盘面热点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在地产股等前期领涨热点受到从紧政策影响,出现调整的同时,消费板块迅速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领涨热点的空缺,抵消了地产股等个股回落所带来的下跌压力,也就有了本周五二次探底反弹的走势。

  调整或难改变

  但是,笔者认为,二次探底已结束的可能性并不大,至少市场的调整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一是因为地产股等市场人气股已形成典型的多杀多格局,尤其是招商地产等地产股的成交回报显示,有机构专用席位捉对厮杀,这反映出在10月份加仓地产股的基金有可能反手做空,机构资金的如此心态,显示出地产股的调整尚未完全到位,仍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性。

  二是因为从紧货币政策的大政方针出台后,已经出台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及第二套住房统一界定的政策,未来仍将有进一步的调控政策,12月以及明年一季度的资金供给情况不容乐观,这无疑会抑制反弹空间。在此背景下,主流资金或将采取向下打出未来弹升空间的策略,即进一步抛售权重股,迫使指数再下一台阶,为未来的弹升准备更多的腾挪空间。

  三是有色金属股等前期主流品种面临着业绩下滑的风险。从有色金属股的三季度季报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的单季利润呈现出环比下滑的趋势,而四季度的有色金属价格也欲振乏力,期铅、期锌价格还出现急跌的走势,故四季度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下降的趋势,这或将成为年底的又一调整压力。

  所以,领涨热点的华丽转身可能难以筑就双重底,不排除大盘继续调整的可能性。故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可略作谨慎,以适当的仓位搏击短线热门股,尤其是量能充沛的个股,比如说商业城海南高速等。(东方早报)

  楼市拐点将放大股市调整幅度

  12月6日,广州市土地拍卖市场出现惊人信息,部分地块拍卖价格下跌五成;与此同时,厦门集美地块的拍卖价格也出现了五成左右的下跌。事件后,笔者在“上证报”作了相关评述,提示投资者警惕房价出现阶段性拐点和由此带来的证券市场风险。地产大佬王石最新的言论认为,楼市的拐点已经到来,与我们三天前的判断基本一致。那么,楼市拐点意味着什么?

  会比香港楼市拐点的影响小一些,但也应高度重视

  本周,在地价下跌和地产新政的共同作用下,地产股普遍大幅回落。万科、招商地产、保利、华侨城、金地、泛海跌幅均在10%至20%,其中招商地产等多只股票自高点以来的跌幅接近50%。但相比香港市场的中资地产股,我们的跌幅还算小。从地价拐点出现后的12月7日到12月14日,中海发展下跌了22.19%,而同期A股市场中行业地位差不多的万科下跌了10.6%。我们希望我们的市场会以非常温和的方式来对事件作出反应,但是预期主导下的证券市场总是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通过以往发生的类似事例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风险的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方面是我们市场的估值水平不低。地产股、金融股牛市以来的升幅非常大,以万科为例,从2005年最低点,到现在最高点,累计升幅达到19.6倍,这还不算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收益;另一方面是地产行业拐点可能来临。12月6日广州和厦门个别地块,地价都出现50%的下跌,可能意味着房价的拐点已经出现。而当年香港地价出现拐点的时候,它们的地产股出现了60%至70%的调整。虽然我们和香港股市不同,香港有做空机制,我们没有做空;香港是区域经济,我们是大国经济;香港是市场经济,我们是转轨经济;所以地产股调整幅度不会那么厉害,但时间会比较长,不排除出现一年到一年半的调整的可能。

  切忌在繁荣的高点去展望更加繁荣的未来

  我想投资者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应该是,地产股的调整是否到位。有投资者担心,今天的地产股会不会如同2004年的汽车股,当年万人追捧的上海汽车,在行业拐点出现后股价基本上哪来哪去,2004年这只汽车股从8.4元跌到2.6元(复权之后),调整幅度让人难以接受。那么,今天的地产股会不会像当年的汽车股?事实上,股价的表现和产业及行业结合很紧密,当行业繁荣的时候,人们常常会站在繁荣的高点上,展望更加繁荣的未来;但事实上,我们站在了行业周期阶段性高点,未来不一定繁荣,而可能是新的向下周期的来临。

  2004年汽车行业就是这样一个情况。2003年压抑的购车需求一下子激发出来,汽车销售忽然爆发起来,汽车股业绩暴涨,股价暴涨,进而成为市场领涨主力;但需求高峰过后的2004年,人们发现一切都变了:购车人少了、汽车销售阶段性受阻、汽车股业绩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股价一泻千里。同样,当前的地产行业方面,房屋的购买热情也在宏调的预期下一直被压抑,在实在控制不住的2006年和2007年终于爆发出来。它不仅将2004年、2005年的欠账一起还了,还可能将2008年、2009年的部分购房预期提前支付了。由于消费者是买涨不买跌的,进入2008年、2009年后,地产需求可能出现突然断档,人们突然发现买房的人一下少了很多。那么,明年后年究竟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大家担心的所在。而且,地价拐点的出现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而地价是经济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它出现拐点,很可能意味着经济周期性拐点的出现。

  当然政策面也有关系,一般而言,政策都是反周期的,非常热的时候压一压;但有时,监管层的判断有可能与市场脱节。目前地价已经下跌了,如果再下猛药,或者说用药过猛很可能对行业有过大的打击。但往往很多时候,这种用药过猛的情况可能在周期高点周期低点上出现,国内外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只有事后才能确认。对投资者而言,我们现在应该更多关注确认的东西,比如,现在地价在跌,楼市出现拐点,投资者就应该加强风险防范的意识。

  当然,长远来看,广大居民对房屋的长期需求没有变化,这使得我们对中国地产行业长期前景非常看好,但短期内可能要经历要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个波折过后地产股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向,再度辉煌也是可期望的。

  楼市拐点将放大市场调整幅度

  就市场整体而言,笔者的看法是谨慎的。由于地价拐点的出现,笔者认为自己前期预期的4300点调整目标,还偏于乐观。中短期看,调整还将继续,因为不论调整的时间还是幅度来看,都是不足的,难以产生较大级别的上涨。政策层面上,强力调控已经成为未来一年的主旋律。此外,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这些都不配合股市短期走好。当然,对中国股市的长期前景我们还是非常乐观,因为整个牛市的基础没变,即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没变,股改的利好对股市的支撑没变,中国大国崛起的步伐没变,这些决定中国的长期牛市没变。只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房价、股价推高太快,形成了一定的泡沫,而现在楼市的拐点又初步形成,决定了现阶段的市场将偏弱运行的格局。总体而言,笔者对未来10-15个月的市场运行比较悲观,投资者在具体操作上应当谨慎再谨慎,多关注风险,少考虑收益。(上海证券报 □中证投资 徐辉)

  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强劲 调控力度仍需加大

  前11月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和新开工项目的投资呈现加快趋势

  26.8%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1-11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0605亿元,同比增长26.8%,基本持平于1-10月的26.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3887亿元,增长16.3%;房地产开发投资21632亿元,增长31.8%。专家认为,前期宏观调控措施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减缓效果不明显,应该采取更多紧缩政策。

  ◎本报记者 薛黎

  房产投资依然“高烧”

  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汪涛指出,根据测算,11月单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不到26%,相对于上月放缓的程度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以及中央项目的投资增速都下来了,表明调控政策对国有部门的效果更为直接和迅速,而对地方部门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数据显示,1-11月份中央项目投资9957亿元,同比增长12.8%,比1-10月份回落了0.8个百分点;但地方项目投资90648亿元,增长28.6%,与上月持平。

  房地产和新开工项目的投资均有加快的趋势。1-11月份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1.8%,比1-10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截止到11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302807个,同比增加34106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0922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较上月提高1.4 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211127个,同比增加2412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3584亿元,同比增长28.0%,增速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实已经前瞻性地预测到新开工项目的反弹,汪涛指出明年加大调控力度很有必要。

  自筹资金增长33.6%

  另从产业看,1-11月份我国三大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235亿元、44208亿元和551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6%、29.7%和24.4%。

  与前10月增速基本持平的行业有: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1452亿元,同比增长24.1%;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6792亿元,增长9.5%。

  与前10月比增速加快的行业有:非金属矿制品业投资2477亿元,增长56.1%,加快2.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2249亿元,增长15.2%,加快0.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114亿元,增长36.4%,加快3个百分点。

  明显回落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1646亿元,增长9.6%,回落2.7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1822亿元,增长5.4%,回落2.5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看,主要行业中投资增速加快的占多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依然令人担忧。事实上,今年以来,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央行已经5次加息,10次提高准备金率。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银行信贷占我国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不足30%,这也是宏观调控不明显的因素之一。

  据统计,1-11月份,我国城镇投资到位资金112369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6.9%,利用外资增长19.9%,自筹资金增长33.6%。

  投资可能继续高增长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国青昨天表示,我国宏观调控对固定资产增速减缓效果不明显,应该采取更多紧缩政策防止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位增长。

  对于明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状况,记者昨天了解到业内观点相当不一致:

  汪涛表示,由于信贷控制政策一般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预见12月的投资增速还会继续平稳下落,至于明年初,如果从紧的调控政策没有落实,或是新开工项目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够,则投资可能再度反弹。

  东方证券冯玉明博士也认为,今年的故事会在明年重演,投资可能继续高增长,最基本的原因是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相比,目前整个社会固定资本的存量依然不足。“明年信贷紧缩力度将加大,但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筹资金,投资继续高增长仍是非常可能的。”冯玉明说。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明亮称,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大概保持在24%-25%之间,不高于今年26%的增幅就很不错了。

  但中国建设银行高级分析师赵庆明表示,明年上半年即使投资增长仍在高位,相信全年还是会放缓,毕竟信贷将收紧,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将使投资行为更加谨慎。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晓芬)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