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魏曙光
央行连续6次上调整利率,存贷利差的累积影响逐步扩大,使得市场对银行业在2008年能否实现盈利的高增长充满忧虑。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调查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全国贷款需求景气度出现大幅下降,较上季大幅回落了2.6个百分点至66.8%。
不过,部分证券分析师表示,银行仍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资产负债调节手段来对抗政策面的冲击,但资金成本控制能力无疑将成为行业最大考验。
回顾即将过去的2007年,市场对准备金率调整、不对称加息等的担忧从未停止。截至目前,央行已经连续6次上调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提高到4.14%,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到7.47%。
对于本次调整,东方证券银行与证券行业首席分析师顾军蕾认为,央行的此次货币政策充分体现了对多重目标的兼顾:其一,抗通胀: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实际利率负值减少。其二、减升值压力:活期存款利率下调,降低境外资产投资资金的预期收益率从而境内外利差。其三、维持信贷紧缩:同期限存贷利差继续收窄,五年以上和公积金贷款利率未调整,意在抑制商业银行放贷冲动,并缓解“短存长贷”现象。其四、维护息差空间:活期存款利率的下调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有期限存贷利差缩减的负面影响,维护了商业银行的息差空间。
顾军蕾指出,虽然维护息差空间只是货币政策的次要目标,而且息差空间是否能真正维护,还要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和结构配比,但就本次调息而言,活期存款占比较高、一年及以内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受益程度相对较大。
从东方证券统计数据来看,以2007年中报的存贷款期限结构测算了2007年下半年利率数次调整对于上市银行2008年存贷利差的累积影响。上市银行2008年的存贷利差同比仍呈扩大,但和本次调息之前的测算相比,10家银行的利差扩大幅度是减少的,4家银行的利差扩大幅度是增加的。
从利差扩大的绝对值来看,
北京银行、
宁波银行、
招商银行位居前列;从本次升息的减小幅度看,减少最大的是
中国银行(国内)、华夏等3个月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因此,静态测算的结果是调息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偏正面。但从动态看,资金来源稳定的银行会获得流动性补偿。资金成本控制能力是2008年抵御流动结构紧缩的关键。
展望2008年,虽然准备金率调整、贷款总量控制等宏观调节手段会对银行的盈利产生偏负面的影响,但分析师也认为银行仍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资产负债调节手段来对抗政策面的冲击,这包括调节贷款结构(压缩票据、提高中长期贷款占比、按揭业务)。“货币政策和信贷导向都预示着行业的分化为大势所趋,仅以估值看待行业的投资机会显然单薄。”顾军蕾认为,城市商业银行渐有吸引力的估值区间。
安信证券分析师高源却对2008年银行的盈利仍然比较乐观。他认为,行业平均40-50%之间的净利润增速(股份制银行的增速在50%以上)应当是可以保证的。高源说,一旦存款与贷款增速之间出现较为严重的背离,会导致银行间资金面较2007年大为宽松,这将导致银行对负债方的主动调整。
高源指出,国际证据表明,在银行资金流入(存款增速)超出资金流出(贷款增速)的情况下,银行会产生压缩负债及负债成本的行为,这包括压缩不必要的计息负债,压低拆借利率(大额协议存款利率、金融债发行利率)等。
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2007年第四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来看,第四季度银行业景气指数再创70.7%的历史新高,银行家对银行运营状况良好的判断主要来自于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的大幅提高。在各项财务指针景气指数中,存贷款利差收入较上季和同期再度显着提升,并创下62.2%的历史最高值。但是,贷款需求景气度出现大幅下降,其景气指数较上季大幅回落了2.6个百分点至66.8%。银行家反映利率变动因素是影响贷款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
(来源:证券时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