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驱动力减弱 2007年银行业业绩的高增长,是宏观经济周期、资本市场高涨、政策性优惠和银行战略转型几项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从2008年开始,信贷增长、利差、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这几项因素的驱动力将会明显下降,而信贷成本和有效税率还会在2008年对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总体来说,在2008年周期和政策的正面影响会减弱,2008年后信贷成本和有效税率的正面影响也将消失。我们认为2008年贷款增速会有所下降,但下降不会太大,预期2008年增速是恢复到历史的平均水平。以央行目前的信贷额度计算,2008年信贷增速将略低于2007年。
除了信贷总量以外,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的增速对于利差的变化更为敏感。
中国银行(601988行情,股吧)业存贷款利率目前是管制下浮动,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利差主要由三个变量决定:法定利率水平、贷款利率浮动水平和存款的期限结构,除了第一项因素是由货币政策决定外,后两项因素事实上是实际资金的供需关系的体现。
综合而言,从未来加息方式和结构、贷款浮动水平和存款期限结构几项因素来看,都不可能进一步明显扩大银行业的利差水平。在2008年受加息滞后效应影响,在1季度贷款利率的上浮还将进一步上升,但期望2008全年利差还会有明显的扩大可能是过于乐观了。2007-2008年的银行利差水平,可能是将是近期的历史高位。
中间业务收入结束超常增长 2007年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高增长,较多的来自于资本市场的高涨。目前A股市场的市值规模和交易额与中国的GDP相比,已经不低。基于对于2008年资本市场的较为理性预期,2008年A股市场的市值和交易量扩张速度将会较2007年有明显的下降。因此,银行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手续费收入增速也会明显下降。
一般来说银行的零售业务相关的手续费收入增长较为稳定,波动要小于利差收入。而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手续费收入波动很大,周期性比利差收入更大。因此,2008年开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里资本市场相关的部分增速将大幅下降,甚至有可能零增长和负增长,而持续性较强零售业务相关手续费仍然将保持高增长的势头。从这个角度看,2008年银行业的手续费收入增速将有所放缓,而2008年之后增速会明显上升。
不过,我们上面的分析没有考虑2008年,金融混业经营推进和银行现有非银行金融子公司可能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我们认为这有可能给上市银行带来超预期的手续费收入增长。
金融大“爆炸”正在上演 我们认为中国现在经历自己的金融大“爆炸”,这里说的金融大“爆炸”是金融管制放松,自由化快速推进,各种金融创新不断,直接融资比重持续上升、金融各个子行业相互竞争合作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与银行业直接相关的主要是直接融资比重提高、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混业经营。
我们将这一长期趋势作为影响2008年银行板块走势的主要因素,原因是我们认为从2008年开始,得益于长期和短期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正处在金融大爆炸的开始阶段,金融自由化将在未来几年快速推进,成为影响未来中国银行业最重要的趋势,也是预测上市银行业绩和判断股价走势的重要变量。
行业判断和选股思路 虽然2008年银行业经营的环境要弱于2007年,从目前的趋势判断,2008年除了信贷成本和“两税合并”以外,经济周期和各项政策都不再会向2007年那样有利于银行业,周期和政策对于银行板块的正面影响将在2008年底结束。而持续的内生增长的重要性上升,内生增长主要来自于零售战略的转型和混业经营推进带来的收益。
我们认为在2008年,从周期性的角度来看应采取较为防守型的选股思路,选择银行应具有下面一些特征:经营策略较为稳健,2007年信贷增长适度,在2008年信贷增速不会明显下降,也不会被央行的定向票据严厉惩罚。贷款政策较为谨慎,信贷风险控制较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了较好的资产质量,在宏观景气度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下,资产质量不会出现明显下降,并且拨备覆盖充足。受外部经济不利影响较小,不会因为次债危机、人民币加速升值等因素更遭受较大的损失。从这个角度选择,我们看好
交通银行(601328)、
建设银行(601939)、
工商银行(601398)、
招商银行(600036)和
浦发银行(600000)。
从持续增长的角度来的,我们在2008年应选择可以分享混业经营收益、零售业务转型成功,并因此有望中间业务出现超预期增长的银行。在2008年分享混业经营收益的条件,主要包括有较强的综合经营的能力和愿望,这主要体现在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和强烈并购的积极性,并且现有的金融控股子公司已经有一定的规模,能在2008年带来明显的利润贡献。 (来源:
海通证券)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郭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