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剑国际原油期货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内一张2月份的原油期货合约以每桶100美元的价格成交,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原油期货盘中最高纪录。
油价突破100美元 对于引发本次国际原油期货创下新高的因素,来自各方的分析人士给出多个层面的分析。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署理院长郑国汉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对各种因素进行主次排位的话,首先是基本面供需变化所致,其次是美元贬值带来的后果,还有国际上一些投机基金炒作引起。
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室主任倪建军对本报记者表示,包括IEA(国际能源机构)在内的一些国际组织认为,是中国和印度的能源需求推动了世界能源价格屡创新高,不过他认为新一轮能源价格上升,最主要的因素是美元贬值。
欧佩克主席巴德里则认为,今年油价上涨的主因是国际炒家炒作和紧张的政治形势。
但无论怎么样,一个共识是"100美元是一个新高,但也许远不是最高"。
"100美元,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个心理关口",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学者管清友对本报记者表示,"而且,这个数字与目前国际原油在很大程度上和金融定价相关,意义则更加重大,很可能称为新高的起点"。
正因如此,管清友在其刚刚完成的一个<国际油价波动的历史轨迹、周期及其解释>的课题中称,"依照目前世界能源格局的状况,产油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在上升,消费国的地位在下降,并由优势转化为劣势,而世界能源治理的新格局短期内很难形成"。所以,本轮高油价周期向低油价周期转换的拐点可能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一是世界经济总体放缓。根据IMF2007年<世界经济展望:全球化和不平等>预测,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增长在2008年都有放慢的可能,导致对原油需求下降。
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从一种政治思潮落实到各国行动上。主要石油消费国将对世界做出减排承诺,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必然会有所减少,低碳能源将相当大程度上替代现有的化石燃料。由于许多国家制订了到2050年的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如果欧佩克维持稳定的产量,那么国际油价可能因此而出现一个长达30-50年的低油价周期。
呼吁新能源治理新格局 但是,"由于"石油耗竭论"、"石油产量巅峰论"广为流传,以及石油储产比的不确定性,未来的油价走势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管清友说。
那么,这对世界能源消费已经排第二的中国来说将做何种选择呢?
"中国应该尝试呼吁建立一个中国和印度都深度参与的国际能源治理新格局。"管清友认为。
其中一种可能就是,中国加强和IEA的合作。
国际能源署署长田中伸男在北京对记者表示,希望中国加入IEA。他说,中国加入国际能源署并不意味中国要成为经合组织成员国。
在管清友看来,中国和IEA之间合作的现实可能性也许有两种模式:一是IEA可以重新把自己定位成关注国际能源政权制度的主要国家的集合体;二是使中国既是IEA的积极参与者,又不是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国。"这种方法需要制定出吸纳中国参与合作活动的具体计划,通过活动建立IEA和中国的相互信任,达成可靠的协议,使中国在石油供应不稳定的时刻和IEA一起采取行动"。
与此相关联的是,由中国倡议召开的由美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参与的五能源消费国大会2006年12月份在北京举行。这被认为是对目前国际能源治理格局发生变革的标志之一,与会五国的石油消费总量占到了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50%以上。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现有能源格局出现失衡的形势下,建立一个跨越能源消费国和出口国的全球性能源对话机制。"倪建军告诉本报记者。
中国对内的改革则主要体现在打破目前国内完全垄断的市场格局的情况下,进行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进而实现真正的和世界能源市场接轨,并最终充分的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来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
"我国现在是用一个完全垄断的能源运行体制与国际接轨,这是很不现实的。"管清友表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更好的去适应和利用国际的能源期货交易的市场。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