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正当美林证券和花旗银行都在紧锣密鼓地寻找CEO接班人时,这两个金融大鳄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定在了同一个人身上??此人便是华尔街上的传奇人物??约翰?塞恩
2007年纽约的冬天似乎加倍的“寒冷”。
11月,华尔街最大的证券公司美林和全球第一金融财团花旗CEO相继易人。华尔街乃至整个金融界为之震惊。
正当美林和花旗都在紧锣密鼓地寻找CEO接班人时,两个金融大鳄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在了同一个人身上??此人便是华尔街上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约翰?塞恩。
约翰?塞恩最终弃花旗不顾,而走进了困境重重的美林证券。这让业内人士再一次为这位专长于“救火”的金融奇才大跌眼镜。
当花旗黯然神伤之时,美林却开始欢欣鼓舞。
约翰?塞恩无疑是美林的一株“救命稻草”。无疑,塞恩的加入,至少是给风雨飘摇中的美林证券注射了一支“镇定剂”。为此,美林甘愿不计血本。
从高盛到纽交证券
单从学历背景来看,约翰?塞恩就很不简单:1977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并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又攻读了哈佛大学的MBA,并于1979年获得MBA学位。
毕业后这位出自名校的高材生顺利地进入高盛集团。从1979年到2003年,约翰?塞恩在高盛集团一干就是24年。24年,约翰?塞恩和高盛集团互相见证着彼此的成长和发展。从一名普通的员工到交易员;再从业务经理走到首席财务官,塞恩用了20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约翰?塞恩的金融天赋在脚踏实地的磨砺中慢慢地展露出来。
1998初,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高盛集团经过内部表决,决定公开上市。但是未曾想几个月后因为当时一位领导人科赞极力鼓吹的一项债券交易使得高盛在当年第四财季损失了6.63亿美元。秋季上市计划因而不得不推迟。这一次的损失,揭示了高盛集团内部风险管理存在的巨大隐患。而这恰好给了塞恩一个自我发现的契机。时任高盛首席财务官的约翰?塞恩很快修补了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式,并从体制上对其进行改造,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健、严密的风险管理方案。
对高盛公司风险管理的贡献,无疑是塞恩对高盛集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之一。1999年5月,因此,约翰?塞恩升任高盛集团总裁并兼联席运营官。经过20年的奋斗,塞恩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让自己站在了距高盛集团这座金字塔顶端处的一步开外之处。
2001年突发的“9?11事件”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造成重大的冲击。关键的时刻,这位以风险管理见长的CEO再次带领高盛这个百年巨轮平稳度过了震动期。2003年7月起,赛恩开始担任高盛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塞恩终于又迈出了最关键的那一步。
在外界看来,约翰?塞恩正即将在高盛集团大展身手,将高盛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然而,事情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在此时此刻,塞恩递交了辞呈。
塞恩清晰地记得他向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鲍尔森辞职时的情景,“我告诉他要离开高盛准备接任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时,他非常吃惊,一连好几个小时他一直都在低头沉思,没有说一句话”。
感到震惊的应该不仅仅是鲍尔森这位“华尔街最后的国王”,整个华尔街都“地震”了。当时约翰?塞恩已是华尔街让人羡慕不已的高级管理人,拥有2000万美元的巨额年薪。可是他却选择了去纽约证券交易所。要知道,当时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简直就是一个没有人愿意接手的“烂摊子”。投资者普遍认为,纽约证交所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过高,此外交易系统也存在内部交易问题。塞恩的前任理查德?格拉索(Richard Grasso)因薪酬丑闻而被迫辞职,而美国媒体则形容纽交所是一个“巨大的黑箱”。内外交困的纽交所几乎无人敢问津。
约翰?塞恩在技术、市场、人品方面拥有的极高声望,使他几乎是在第一时间进入了纽交所的搜索视野。“约翰?塞恩将为纽约证交所带来他广为人知的许多杰出品质,比如正直、才智和广泛的金融市场知识。在纽交所遭遇挫折的关键时刻,他是领导纽交所的绝佳人选。”这是纽交所方面对塞恩的高度评价,对于纽交所而言,塞恩的加入是他们在寻求改变和突破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他们相信,塞恩的加入,有利于扭转纽交所恢复形象,也会进一步推动金融电子交易的进程。
可对于约翰?塞恩而言,这可是他二十几年不变的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从高盛到纽交所,他的年薪将从2000万美元降为400万美元,还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工作的压力,但是他还是毅然选择了纽交所,因为对于约翰?塞恩而言,薪酬已不是他考虑的首要问题,在金融业积累了二十余年经验的他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此时的塞恩寻找的是更广阔的个人施展空间,他希望给自己一个全新的挑战,他明白,这是他真正发挥价值的开始。
重振纽约证券交易所
塞恩的前任格拉索被指控薪酬过高,纽交所要求他返回部分报酬,以弥补诉讼所引起的巨额法律费用,同时作为补偿,要其提供恢复纽交所形象的市场营销费用。这场风波给纽交所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塞恩上任第一年的时候,纽交所的利润骤降了50%。
如何力挽大厦于将倾?新上任的约翰?塞恩一时间成了业内业外的焦点人物。2004年1月15日,塞恩正式上任后,便开始对纽交所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革。在塞恩带领下,纽交所突破了此前坚持了100多年的人工叫价交易方式,进入电子交易领域,推出了以电子交易为主,人工为辅的混合交易系统。开始的时候,反对者远远多于支持者,交易员纷纷抗议,认为用计算机取代人工,将导致他们失业。但约翰?塞恩顶住了重重压力坚持了下去,他认为,“这是纽约交易所唯一的选择”。
除了调整纽交所的交易系统,塞恩还着力准备推动纽交所的上市。纽约交易所收购了群岛电子交易所,从而成功借壳上市,成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上市公司。2006年3月8日,以NYX为代码的纽约交易所集团股票正式在纽约交易所交易。上市当天,纽约交易所的股价即突破80亿美元,集团的总市值达到126亿美元。这个全球最大股票交易所顺利成为上市公司,在约翰?塞恩的带领下,纽交所正慢慢摆脱原来的阴影。
与此同时,约翰?塞恩个人主动向纽交所董事会提出,大幅度降低自己的固定薪酬,而将大部分的报酬与交易所的业绩挂钩。这样做,一方面是以身作则,改变原纽交所“巨大的黑箱”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以此显示他与纽交所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
根据纽约交易所2006年的年报披露,2006年约翰?塞恩的固定薪酬仅为75万美元,其他部分的报酬,更多地是通过与业绩挂钩的现金和股权激励来体现,估计总体的报酬幅度大约是525万美元。凭业绩获取高薪,使塞恩远离了舆论对其个人收益的质疑。这便是塞恩
主动要求降低固定薪酬标准的目的。
约翰?塞恩的另一个“惊世之举”是并购泛欧证券交易所。
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泛欧证券交易所达成合并协议,纽交所以77.8亿欧元(约合99.6亿美元)并购泛欧证交所。2007年3月27日,纽约证交所发表声明说,已经买下了泛欧证交所91.42%的股份和92.22%的表决权,这项并购交易的金额高达110亿美元。紧接着4月4日,纽交所?泛欧证交所在巴黎开始首个交易日。该交易所成为全球首个跨大西洋的证券交易所,从此,同一只股票首次可以在两个大陆每日12小时进行交易。
对此举措,塞恩说,“通过与泛欧交易所的合并,我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交易所”,联合了美元和欧元这两种主要货币,开展跨时区交易,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的交易场所。在纽交所三年多的任期里,塞恩导演了纽交所自1792年创建以来的200多年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革。美国媒体形容他的改革所带来的变化,“超过了纽约交易所之前200多年的改革总和。”
当然,这样的改革带给塞恩的喜悦和满足是千万年薪所不能比拟的。
再次出手拯救美林
2006年纽交所刚刚上市就大手笔并购泛欧交易所,这让全世界的金融精英目瞪口呆。塞恩的表现更是让美林公司董事会印象深刻。一名与美林董事会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透露,美林董事会从那时开始就对塞恩非常欣赏和敬佩。这一次,约翰?塞恩签约美林而不是花旗,自然令美林喜出望外,同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美林公司对这位新任CEO寄予厚望,除了承诺5年内向约翰?塞恩支付价值4310万美元的现金和股票外,同时,还将向他提供与公司股票表现有关的期权。此外还将在75万美元年薪的基础上再向塞恩支付1500万美元的现金奖励,以对他辞去纽交所-泛欧证交所集团首席执行官而无法获得2007年度奖金作出补偿。
此次“跳槽”,塞恩仍然不以金钱而以个人价值的发挥作为参考标准。塞恩如签约花旗,则意味着得到更高的工作平台和奖励报酬,但是最终他放弃了花旗,因为他很明白他在哪一个位置上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但此一时非彼一时。
目前,美国各界对次级信贷危机的认识已达成共识,连之前一直认为次级信贷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结束的格林斯潘,最近也不得不承认:“我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不乐观,这需要很长时间。”美林前CEO斯坦?奥尼尔不幸是第一位受次级贷危机影响而下课的华尔街最高管理人。
在这次次信贷危机带来的震荡中,美林业务滑坡遭遇巨额亏损。2007年第三季度,美林资产总共减少了84亿美元。亏损超过22亿美元,这是公司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是公司93年的历史上最高的亏损纪录。当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报告称,美林在次级债资产方面的损失可能还要再增加100亿美元时,其股价应声下跌9.7%,这也创下自2001年9月17 日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与此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决定派专人进入美林公司,调查其次级抵押贷款的相关账户和在次级贷中出现的违规行为。
这个“病入膏肓”的公司需要有新鲜元素注入,以实现由内而外的转变更新。
塞恩这一次能否顺利通关?
约翰?塞恩再次临危受命,被寄希望于力挽狂澜,领军美林,从行业性的的困境中突围出来。
塞恩不久前发表声明说:“能够有机会领导这样一个杰出的机构,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我确信我们可以携手继续扩大美林的全球业务,为我们的客户和股东带来更高价值。”。面对美林公司四面楚歌的困境,赛恩却神秘地表示,美林“拥有全球特许权”,“一定有机会扩张”。
2007年12月1日,当约翰?塞恩第一次走进自己在美林的办公室。他那双藏在厚厚镜片下深陷的小眼睛和严肃不失和蔼的微笑,美林员工从这个华尔街传奇般的人物身上所感受到的是浓郁的学者气息,以及他深不可测的金融智慧。
刚刚上班一个星期,约翰?塞恩就面临着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他发现在他来之前美林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结论:2013年美林证券总部在华尔街租址的合同即将到期,美林将把总部从华尔街迁到市中心地段的宾西法尼亚宾馆大厦。
目前这个问题还悬而未决。因为还有一种可能??这便是美林会续约,将租赁合约延至2018年。但是,对于目前正处于窘境的美林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因约翰?塞恩的到来,华尔街提高了对美林的预期,以纽约商业中心联盟为首的几家机构都积极向约翰?塞恩表示,希望美林能够留在华尔街。
是去还是留,约翰?塞恩拯救美林的行动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