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首华创投作为第一家温州民营资本成立的VC落户上海,目前它的第二轮融资已经拉开,如何提出有创造性的募集方案,展现本土创投自己的特色,是董事长林阿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关注中小企业
“2005年底创投法出台,2006年3月正式实施,我当月就注册成立了首华创投。
记者看到的资料显示,首华创投第一批融资于2006年11月到期,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目前该公司受托管理欧洲温州华人华侨联合会在华基金,和纽约信息科技公司Suryani的中国业务。后者与洋山投资旗下全资子公司启信科技有着长期业务往来。
对于首华目前的投资项目,林阿信不愿多谈,只说收益已经相当不错。据接近他的人士说,首华创投是2006年底开始介入位于上海某高科技园区的两个网络公司,这是他目前最主要的投资项目。“一开始是由圈内人介绍的,没有紧张谈判,投资数目也不算很大。”
该人士评论说,对一个刚刚度过生存期的VC来说,以后的道路还很漫长,“成功”二字不能轻易说出口;很多的项目也许只是象征性地投入少量资金,在根据各自不同的发展状况判断是否要追加投资。以网络公司为例,初创期的网络公司,如果技术平台已经成熟,需要维持运转的资金量不会很大;如果其模式证明可行,那接下来的投资会非常巨大,如广告营销等。首华创投也急需在风投这个”江湖“中奠定自己的地位。2007年底,首华创投还与上海温州商会、上海创投资协会等机构,联合举办了一个关于民间资本如何创投的圆桌论坛。
“温州特色”
“温州人会给人一种印象:一有什么新机会,温州人就一拥而上,跟着起哄。”林阿信说,但这不能是瞎炒,必须有个适应和学习的过程,例如怎么融入上海,怎么融入资本这个市场。就像本土的创投公司一样,资本实力和人才团队上自然是差了国际大牌好几个档次,但建立投融资平台也有自己的优势,除了要打出品牌,还要有所创新。
他以1999年的情况为例,虽然当时就盛传要推创业板,但其实很多人都还不了解什么是VC,对资本市场如何运作也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开办创投公司就已成风,撒网式的投资屡见不鲜,都等着上市后大赚一把。
“我那时还买了本讲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书,通宵地看。”但林阿信越看越觉得不踏实,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各种配套环节不成熟,怎么可能这就推出创业板,他的老乡们又怎么赚钱呢?果然最终创业板并未推出,很多人损失惨重。
其实首华虽然避免了重蹈上述覆辙,但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林阿信说,他虽然相信资本的力量,但在首华成立的初期,却为找合适的投资项目煞费苦心。“我不完全赞同说,只要有资金,不愁找不到好的项目。”对本土VC来说尤其如此,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项目与投资人擦肩而过,即使两者“有缘”相见,也不一定“门当户对”,或是恰逢时机。
于是很多本土VC,在信息平台不发达、中介机构缺位的情况下,会“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发现,再商量着怎么凑钱”。虽然这种方式不免让大牌VC们见笑,但林阿信说,他们这些创投也不乏“中国特色”,或是至少不乏“温州特色”。
林阿信的另一个烦恼是专业团队,2007年底时他有意向招募两个有学历有经历的“海归”,但总是心里不太踏实。他很羡慕他朋友的管理团队,说这比自己的要强,会把资金交给朋友,或是朋友们找到项目后,自己参与尽职调查和谈判,做个“跟投”,但这总是人才缺乏之下的无奈之举,终非长久之计。
现在,林阿信想成立一个合伙人制的创投基金,但没有透露详细的设计方案。据首华创投内部人士介绍,他还再考虑一个“联盟型”的基金募集方案,但一切还未成熟。例如,由首华发起成立这个基金联盟,投资者们签订一个“意向协议”,只需承诺参加包括尽职调查、财务审核、对象评审等主要过程,而不用把资金交给首华做日常管理。当联盟成员最终决定参与投资时,才把资金交给首华,等到成功退出,由首华优先获得部分利润(如20%至30%)。
该内部人士说,首华已经开始了基于“联盟型”募集方案的谈判,而且对方普遍都很感兴趣,比起合伙人制中每个合伙人上交2%至3%的管理费的做法,首华正在设想的这个创新,或许更能符合温州人的心理。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