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也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灵魂。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开始了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过程。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选择,就是当代人类在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下来的。
1972年,在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就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概念。所谓均衡发展,一是要把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的限度之内,二是要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这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雏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用“可持续发展”这一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总结并统一了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使它们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二,第一次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从而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不仅仅关乎环境污染,还涉及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甚至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对待自己的家园。如果说环境整治是在应对自己造成的麻烦,那么生态问题,是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高度,反思自己的历史足迹,研判自己的未来走向。严峻的生态环境情况表明,不追求生态文明的更高境界,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很可能是大多数人还没有享受到工业文明的成果,而工业文明的代价却己把我们引向绝路。所以,我们必须强调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的全面性、可持续性,协调性。这已经超越了工业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要求。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己的内在需求和谐,也已经属于生态文明的内涵。换言之,中国己经走到了这一步:必须在生态文明视野下,来看待发展问题。不仅包含工业文明的内涵,也体现出生态文明的进步理念,这正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色”之所在。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作艰难探索。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我们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样的根本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中国应该和其它致力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国家协同努力。
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超越现实的重大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的进程:
在思想上,要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环境保护作为新时期推进发展的主要任务。“科学发展看环保,和谐社会看民生”要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
在政策上,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切入解决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要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充分融合。在发展布局上,要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在发展规划上,要进一步优化重化工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措施上,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制度。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最严厉的制度,包括严格的法律制度、环境标准、训练有素的执法队伍、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一再出现。
在行动上,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千军万马齐心协力保护环境的局面。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保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者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要不断加大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等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必将推进中国社会走上健康、和谐、稳定、快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