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投资学习

叫停“打新”理财产品是大势所趋

⊙皮海洲

  
  
  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里活跃的新股发行燃爆了新股申购理财产品市场,不过,据1月14日《上海证券报》报道,新股申购理财产品市场正面临来自监管层可能采取控制措施的巨大压力,“监管层可能会对这类产品进行限制甚至叫停。


  
  限制甚至叫停“打新”理财产品,是一种必然趋势。“打新”理财产品的诞生本身就是新股发行制度的产物。2006年5月,新股发行“新老划断”。而在新的发行机制下,新股发行不仅以网下配售的名义拿出不少于20%的新股发行份额,让询价机构坐享无风险收益。而且网上发行还一改市值配售的发股方式,实行资金为王的资金申购方式,谁拥有资金谁就拥有获得新股发行份额的机会,从而获得一笔无风险的高收益。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新股发行政策,各种“打新”理财产品相继推出。

  
  在目前居民理财手段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打新”理财产品的推出确实拓宽了部分居民理财的渠道,这是值得肯定的。但问题是作为一种理财产品,“打新”理财产品的设计在理财上并无任何的技术含量,只需要盲目地“博傻”即可,与其“理财产品”的称呼相比名不符实。

  
  不仅如此,“打新”理财产品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在“打新”理财产品与其他各种“打新资金”的共同作用下,最应该获得新股份额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反而被剥夺了中签新股的机会,新股发行份额反而被包括“打新”理财产品在内的各种机构“打新资金”所垄断。这些“打新资金”所获得的“高收益”实际上是应该属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因此,“打新”理财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部分居民的理财渠道,但它却是建立在剥夺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基础上的。

  
  更加重要的是,“打新”理财产品往往都是一种“短打”。一方面是积极参与一级市场的新股申购,以搏取新股发行份额;另一方面,新股上市即抛,并绝对不介入二级市场的操作。“打新”理财产品的这种操作手法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具有致命的杀伤力。如中石油上市后股价从高位一路下滑,导致大量投资者遭受套牢之苦,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股中签者大规模地抛售。虽然这种抛售不完全是“打新”理财产品所为,但是,“打新”理财产品的集中抛售显然加剧了市场的下跌,是不利于新股上市后的稳定发展的。

  
  而之所以要叫停“打新”理财产品,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是“打新”理财产品的收益将会大幅减低。“打新”理财产品之所以盛行一时,原因就在于该产品“无风险、高收益”。但正是这种“无风险、高收益”吸引了更多“打新”理财产品的诞生,吸引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投入更多的资金到一级市场,从而导致新股中签率的进一步降低,导致打新收益的大幅下降。如去年12月初上市的成飞集成利达光电,网上中签率分别仅为0.02878%和0.02193%,按此推算,要确保中500股新股,需要动用的资金分别为1719.6万元和1162.8万元。上述两只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分别为86.87%和116.67%,按此计算网上申购收益率仅为0.025%,甚至低于一年期的定期存款。而这种现象如今已不是个别。一旦“打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幅下降,该产品能否生存下去将是一个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是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将导致“打新”理财产品失去用武之地。从目前有关媒体的报道来看,管理层改革现行新股发行制度的决心已下,不久将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稿。鉴于资金申购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一发股方式的改革将势在必行。而一旦资金打新股的方式不存在了,“打新”理财产品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就算管理层不叫停“打新”理财产品,有关的产品发行人也会自己来叫停“打新”理财产品。

  
  (来源:上海证券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