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台湾“选举”:稳定还是战争?
引言:台湾的两位候选人承诺维护台湾的和平与稳定,避免采取导致海峡两岸紧张甚至是武力冲突的煽动性行动。
2008年3月,台湾选民将直接选举出“中华民国”下一任“总统”。美国对台湾总统竞选没有倾向性,它将严格保持中立,但将会十分关注本国的利益。美国不在意哪一党派或哪一位候选人当政,而只关注他们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保持海峡两岸和平与稳定的现状是美国优先考虑的问题。加强同台湾的关系对于美国利益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尽管这种关系因为台湾现任“总统”受到严重损害。台湾总统大选的两位候选人分别是国民党的马英九和民进党的谢长廷,民进党在过去八年内是台湾的执政党。
台湾政治具有两极分化性和激烈的对抗性,但是两位候选人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态度却非常协调一致。他们都提倡增进海峡两岸的贸易往来和交流,都主张由台湾人民来决定同大陆的关系,他们相同的目标是在不屈服于大陆的情况下,让台湾以某种方式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社会中。
尽管谢长廷拒绝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与大陆展开直接对话,但他是一位实用主义者。他坚持认为,如果两岸都能认同对方的重要性,那么双方是有可能进行直接对话的。
作为高雄市市长的谢长廷曾提出过“宪法一中”的概念,这引起了大陆官方和学者的兴趣,但此后他不再认为这一概念可以成为海峡两岸对话的基础。谢长廷竞选的中心目标是使台湾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他倾向于修改当前的台湾宪法,但他同意推迟修改 “中华民国” 国名。
谢长廷强烈反对国民党建立海峡两岸共同市场的想法。他赞同放宽对海峡两岸商业往来的限制,比如向中国大陆专业人员和资金开放台湾市场,但严格限制台湾与大陆之间的高科技和农业贸易往来。此外,在不威胁台湾安全的情况下,他支持取消直航限制,以阻止大批的台湾商人涌向大陆或让他们回流到台湾。
两位候选人还承诺维护台湾的和平与稳定,避免采取导致海峡两岸紧张甚至是武力冲突的煽动性行动。
1999年暂停的两岸政治对话可能会在马或谢的任期内恢复,尽管如果马赢得竞选,两岸恢复对话会变得更容易一些。中国大陆坚持将“一个中国”作为两岸开展政治对话的前提条件,这是民进党和陈水扁所不能接受的。
马英九表示,他愿意在“一个中国,不同表述”前提下接受“一个中国”。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两岸关系,马公开反对台湾独立,并放弃通过修改“宪法”和“全民公投”方式解决与大陆主权之争的努力。
200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签署了《联合公报》,并将其作为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指导方针。公报内容包括建立共同市场和直航,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创建长期和平及稳定的框架等。
中国大陆一再声明,为了阻止台湾独立,如果有必要的话,将会放弃2008年奥运会。为了避免出现可能会升级为中美之间严重军事对抗的危机,美国需要对台湾竞选期间及选举结束后不久的时间段内的两岸动态给予特别关注。
台湾大选历来很难预测。虽然几个月以来马英九的民意支持率大幅领先,但预计这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选。
不管谁赢得竞选,2008年5月以后前景都是光明的:两岸关系会更加稳定,美台关系也会更为良好。运用娴熟的外交手段,美国可以将美国-中国大陆-台湾三者之间的关系,带入一个充满信心、共享经济繁荣的新阶段。
作者:Bonnie S. Glaser 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翻译:符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