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最终方案,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主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6元,被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4元;占用国内长途电路不再另行加收国内长途通话费;2008年3月1日起按调整后标准执行。
事关5亿手机用户的利益,民众在这次漫游费上限调整中表现了超乎寻常的热情。这次调整的结果到底如何,能否让大多数人满意?
消费者对降价满意吗?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个人是比较满意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说,漫游费能够从每分钟1.5元降到每分钟0.6元,下降了60%。“我个人认为降低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我对这次降价很不满意。”电信业观察家、大度咨询副总裁刘兴亮说,最后调整结果看似在第二套方案的基础上,把主叫降低了1角,被叫提高了1角,但“六四方案”比“七三方案”却是变相涨价了。他说,在漫游状态下,主叫可以有很多替代方式,而被叫却无法替代。“比如我春节回老家,主叫的时候我可以用家里人的手机或者固定电话;但是我不能每次在被动接电话时,让别人费事给我打到座机或者家人手机上,而且被叫只要一接通就开始收费。”
中消协专家顾问、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调整后的最终方案实际上是让长话费、本地通话费、漫游建立费“三费合一”,这对解决电信高资费是向前迈出了第一步,不过他认为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
资费还有下降空间吗? 漫游费下降后,移动资费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吗?曾剑秋说,移动通信资费肯定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和国际电信联合会统计,全球上市公司平均打电话资费是每分钟0.27美元,而中国移动的资费是每分钟0.033美元,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不过,和外国公司不同的是,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规模大,5亿多用户,按照规模经济规律,平均每个用户分摊的成本低廉。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和用户规模,使移动通信资费还可以进一步下降。
曾剑秋表示,2000年的移动通信资费是平均每分钟0.75元,2007年的资费是每分钟0.18元,平均每年下降了10%。“我希望今后每年都会继续这样的下降趋势,能继续降5到10年。”
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说,电信资费下降不能“一次到位”。像美国每个月付一定金额随便打,中国现在还做不到,一些农村地区也不一定付得起,所以,降价只能慢慢实现。他认为,中国移动有降价空间,而
中国联通则没有。
下一个会调整谁? 有关人士表示,漫游费问题暂时画上句号,并不意味着电信资费改革的终止,恰恰说明电信资费改革开始坐上快速列车,随着改革的深入,电信资费将会更加合理。
这次调整漫游费让大家看清了其实费用最高的是长途通话费,每6秒7分。刘兴亮说,这个价格也差不多保持十年了。“长话费成本经过十几年也在下降,长话费也应该降低。”杨培芳建议,可以用慢慢封顶的方式降低。一个月打长途,不超过4分钟的,可以每分钟6毛钱,10分钟以内的5毛钱,500分钟的1毛钱。这样慢慢封顶,可以将穷人和富人都照顾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至于月租费,曾剑秋介绍,实际上移动的三个品牌中,神州行和动感地带都没有月租费了,有月租费的只有全球通。而全球通的群体是高端客户,所以,月租费不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的。
刘兴亮说,月租费也是不合理的,就像高速路收费是有期限限制的一样,移动运营商一开始对基站和网络的固定投入已经收回了成本,现在不取消月租费是为了保住这块“旱涝保收”的利润。
杨培芳说,现在只是国家规定一个上限的标准,企业只能在这个上限之下进一步降低。今后一段时间里,国家还会继续降低上限标准。到时候降低的就不只是漫游费了,可能就是整个通话费。
谁来降低我们的电话费? “我们缺乏调整电信资费的一套长效机制。”付亮说,技术在不断进步,成本在不断下降,却没有相应的电信资费调价体制。造成的情况是,一些随着技术进步已经不合理的收费,比如漫游费,仍旧继续收取。
有专家表示,现在的降价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政府推一步,运营商走一步。现在的电信市场远没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竞争还不充分,所以,资费的调整只能由政府自上而下进行。
在广东的电信市场上,竞争比较充分,所以,很多降价措施是从广东开始;北京的电信市场竞争就很不够,所以,北京的资费改革一直是很滞后的。有关人士表示,只要竞争充分,政府根本无须定价。因为很多地方运营商的竞争已经使资费水平远远低于政府的指导定价了。 (来源:哈尔滨日报)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