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戈夫,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员,曾长期担任IMF经济学家,2001年8月以来任IMF研究部经济顾问和主任。他在经济学理论上的贡献体现在:提出了汇率变化不可预测的“若戈夫和密斯难题”,发展了国际货币逆效合作的市场理性预期论,并建立了具有微观基础的汇率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这一分析方法又是后来被统称为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史晨昱
近年来,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以理性预期及市场不完全为基础将微观行为与宏观经济、国内经济与外部均衡、单边政策与国际协调置于统一框架下进行研究,这即为肯尼斯?若戈夫(KennethRogoff)与其合作者共同创立的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若戈夫,1957年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母亲为当地公立图书馆馆长。若戈夫还是一个国际象棋天才,16岁时赢得了美国21岁以下组全国冠军。1975年,他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在大学中,他一直痛苦于是成为专业棋手还是成为严肃经济学家的职业选择。当然,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1980年,他获得了MIT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的查理斯-罗伯特森国际事务讲座教授,现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美国计量经济学会会员。若戈夫长期担任IMF经济学家,2001年8月以来任IMF研究部经济顾问和主任。若戈夫出版了大量关于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方面的论文和著作。
外汇市场中的“若戈夫-密斯”之谜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是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的盛行时期。在这一阶段,经济学家们除了致力于建立和扩展各种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模型,同时也在致力于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然而,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却表明,这些宏观结构的模型对浮动汇率条件下的汇率解释能力非常弱。
1983年,若戈夫和密斯在使用样本外预测分析的研究中发现,任何汇率模型对名义汇率的预测力都比不过下面这句话:汇率的变化不可预测。这一惊人的结论对汇率决定理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结束了汇率决定理论的黄金时代。虽然后来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在一个相对长的预测间距水平上,汇率模型的预测能力还是要比随机游走模型的预测能力强,但在短期的预测水平上,若戈夫和密斯的结论还从未被有说服力的证据推翻。
此后,汇率决定理论得不到很好的验证问题,被称为“若戈夫和密斯难题”。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变量在经验分析中无法说明现有的汇率变化;二是没有很好的理论模型经得起经验检验。这个难题是影响其他所有汇率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汇率理论中最核心的问题。
国际货币逆效合作的市场理性预期论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国际货币合作的实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在货币政策制订和外汇市场干预两个方面进行国际合作,但国际货币合作是否真正能够达成合作各国的预期目标?目前一些经济理论揭示:国际货币合作可能取得政策协调效果并带来合作成员的净福利增进,但也可能较之不合作的孤立政策决策的效果更差,后者被称为国际货币的“逆效合作”。
1985年,若戈夫将理性预期理论运用于研究国际货币合作,逐渐形成了国际货币逆效合作的市场理性预期论。这一理论借鉴了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认为市场主体的理性预期会使政府制订的政策趋于无效,或者使政策产生的效果与政府的预期偏离,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私人部门理性预期的存在使得政府增加货币供给的手段不但不能将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而且只会造成通胀率的上升,因此政府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效。
若戈夫假定,两个国家的政府都希望增加货币供给,从而减少国内失业,促进经济发展。在没有实施国际货币合作前,一国增加货币供给会导致国内利率下降,从而发生资本外流,引起汇率下降。如果该国政府非常重视汇率稳定,该国就不太可能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实施国际货币合作,那么两个国家可以同时增加货币供给,由于两国利率下降的幅度相似,那么两国之间的汇率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所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行(这里暗含的假定是两国经济)。但是,如果两个国家的市场主体都是理性的,他们能够预期到这种协调,因此事先提高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那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会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合作的结果与弗里德曼自然失业率理论中封闭经济的国内货币政策一样,对失业没有改善,只是推进了通货膨胀。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教科书中,在以商品贸易为主的流量模型和以资产交换为主的存量模型中探讨汇率机制。然而,这种理论框架构筑起来的汇率理论对外汇走势的预测和解释能力十分低下。面对这一困惑,很多学者不断寻求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汇率决定宏观结构模型中被作为假设前提或被认为是不重要的细节而忽略的方面逐渐进入了研究的视野,形成了一些新的发展方向。以若戈夫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原有汇率理论未曾考虑的宏观经济关系的微观基础。
若戈夫指出,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的分析一直建立在宏观经济关系的框架之下,而忽视了微观基础的作用。
他认为,汇率在更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消费方式选择内外资产的结果,经济主体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微观基础在宏观经济变量发生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其的研究中不能忽略。基于这种观点,就形成了具有微观基础的汇率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而这一分析方法又是后来被统称为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1995年,若戈夫和奥博斯特弗尔德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汇率动态学的回归》一文,将名义价格刚性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开放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标志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创立。在该文中,他们建立了一个具有坚实微观基础的宏微观一致的汇率模型即Redux模型(也称OR模型),为国际宏观经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范式。该论文成为相关领域众多论文的起点。
此后,建立在宏微观一致分析基础上的汇率研究迅速发展起来,这一发展方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原有宏观结构模型的经验研究结果不理想的原因不是宏观经济变量的问题,而是模型需要修正。
因为,原有的模型大都从宏观层面上对汇率效应进行分析,没有在立足于微观个体行为基础上来考察汇率对微观变量及宏观总量的影响,其分析与推导过程中舍掉了个体的生产、消费、投资等行为,割裂了微观基础对宏观总量的决定性影响,因而很大程度上丧失现实解释力与理论信服力。
在若戈夫和奥博斯特弗尔德建立的新开放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运用理性预期及最优化为分析方法,以市场不完全(名义粘性及市场垄断)为基础,通过构建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来考察名义扰动(货币与财政政策)与真实冲击(技术进步)对本国及伙伴国产出、消费、收支和福利的影响。国际传导机制及影响效果是其研究的一个重点。
模型中含有居民、厂商、政府三类微观主体及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国内货币市场及国际金融市场四个市场。微观主体方面:居民消费国内外产品,提供劳动取得工资收入,并持有一定的本国货币;厂商投入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或中间产品)垄断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政府处于一个次要的位置,或不购买产品消费,发行货币都用于对居民的转移支付,或购买产品用于消费,发行货币用于政府消费与转移支付。市场不完全方面:存在价格粘性及生产完全垄断。
模型变量主要有价格、利率、产出、收入、消费、汇率、债券持有量等微观、宏观变量,并以这些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起一系列方程,将微观行为与宏观总量、国内经济与国际均衡连接成统一体。
在划时代的OR基本模型基础上,若戈夫和奥博斯特弗尔德在不同的方面对汇率理论进行了发展。
1998年,他们将货币的不确定性引入了模型中,证明了货币的不确定性冲击会放大汇率变动的幅度,得出高通货膨胀国家同时也会面临汇率的巨幅波动的结论。
2000年,他们通过假定出口方货币价格粘性改进了OR模型对汇率行为的解释能力,对汇率问题作了较为严密的理论分析。
他们的研究表明,市场分割、不完全竞争、工资-价格的粘性调整机制和手续费等因素都会带来出乎人们预料的大额交易成本,这些都可能是造成原有理论经验分析结果不佳的原因。但他们坚信汇率是货币价值的反映,它的调整不管需要多久,最终还是应该会回到购买力的平价水准上。
2000年,若戈夫和奥博斯特弗尔德出版了《国际宏观经济学基础》一书,该书对国际经济学的近期发展作了“全景式”反映。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