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农历年后,各地的农民工用工市场都会有一些新闻引起人们关注。日前,报章上就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在沈阳某用工市场,出现了“荒”与“慌”的对峙。一边是一些服务业的老板苦于遭遇“民工荒”,任凭你是在市场里蹲守,或者大幅增加薪水都招不到合适的工人;一边是一些年过40岁的农民工心里发慌,因为招工老板开出的“30岁以下”、“20岁左右”等条件让他们频频遭遇年龄“门槛”。
40岁,这一通常人们心目中的黄金年龄,似乎已经影响了农民工在求职天平上的重量。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农民工1.3亿。考察一下这支庞大队伍的年龄结构,会发现40岁还真是可以划分开它的两极。有资料显示,在2006年时我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其中16?40岁的占84%,41岁以上的占16%。这两年的情况大致与此相似。40多岁的农民工去了哪里?返回乡土,似乎是大部分人无法回避的选择。
要看到的是,其中一些人的选择是主动的,他们有着很强的乡土观念,当初进城打工,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让自己中年后可以回乡安居;还有一些人也是主动的,他们头脑活、手艺精,在城里赚到“第一桶金”后,想回乡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但更多的是无奈回乡的人,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在城里打工靠的就是一把子力气,年纪大了,竞争力自然不如年轻人,继续留在城里又缺乏必要的生活保障。去与留,不问自明。
其实,早有专家提出,“民工荒”,荒的是青年,慌的是中年。因为对农民工来讲,在比较容易就业的青年阶段与有养老保障的老年阶段之间,存在着将近20年的高失业风险的中年阶段。4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不得不面对这种尴尬。
解决“荒”与“慌”,短期来看,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用工企业对农民工的年龄预期,在不需要严格限制用工年龄的岗位尽量吸纳人到中年的农民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年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的求职能力。从长远来看,还是应该适当发展能够大量吸纳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配套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得乡村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具有在城市工作到退休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民工青年进城、中年失业后返乡务农的问题。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40多岁的农民工不再“慌”。
《人民日报》(2008-03-02第05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