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投资港股的决策参考之一,是国际投行对一些股票的评级。投行对个股的评级,虽然往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涉及的股票或涨或跌。但显然这些意见只能做为一个参考,绝不能仅因此买卖股票。原因如下:
一、相同的公司,投行的评级可能大相径庭。
比如
招商银行,有报道说,德银调高其目标价2%,为29.72港元,维持“持有”的评级;而2月20日报道说,贝尔斯登判断招行的目标价为44港元,评级为“跑赢大市”;1月16日报道说,美林预测招行的目标价为46.10港元,评级为“买入”。这些评级差距甚大,到底该信谁的呢?
二、投行的评级有可能是错误的。同样是
中国银行,2007年10月至11月,雷曼兄弟、高盛对其的目标价和评级分别为:5.43港元,增持;5.90港元,买入。但实际上,中行自2007年11月初最高的5.27港元,一路下跌到2月22日收盘的3.23港元。如果根据这两种评级意见买入,恐怕损失惨重。
三、投行的报道如果马上在市场反应,则除非是提前买入或卖出,否则利好或利空报道公布后,投资者面对的将是上涨后的买入价或下跌后的卖出价。
四、投行的评级可能有些不可思议。如2007年10月11日,瑞银把
中国神华目标价从35.15港元陡然提升至101港元。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神华基本面不可能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预测确实非常惊人。这个报道在参考了国内最高的煤炭公司74倍的市盈率之上,再追加15%的溢价。对这个结果,里昂证券研究部主管An-drewDriscoll公开回应:“如果神华在2008年到101港元,我将穿上超短裙与大家见面。”
五、某些情况下,投行的报道可能别有用心。2000年11月8日前一周,
中国移动有异乎寻常的沽空出现。11月8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将中移动目标价从76港元下调到49港元,21日继续调降目标为39港元。24日开市前,一家国际投行声称,信息产业部研究员某某证实将实行手机单向收费。于是中移动一周内跌到39.6港元,比上月下跌20%,市值损失170亿港元。实际上,这个某某只是信息产业部下属单位的研究员,更何况这么大的政策变化,怎么可能由一个研究员来发布?但事前沽空的机构,显然可以发中移动暴跌的横财。
国际投行对港股的研究报告只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之一。巴菲特曾说:“就算美联储主席偷偷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投资者应当学习巴菲特不熟不做、排除干扰的投资之道,将投资建立在充分的学习研究之上。对于市场上的信息,应当重客观情况的报道,轻具体的主观评论,并三思而后行。
(上海阅瀚律师事务所黄祖斌)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