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业到确立发展方向从完成资本积累到实施兼并重组。
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的故事,可以写一本书,一本既是人物传记、又是企业发展历程、又是工商管理教材的书。
改革开放已经30年,娃哈哈也已经21年,其中最关键的,乃是最开始的5年。
1987年4月,杭州市上城区文教局下发文件,任命宗庆后为该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经理,这个经销部就是娃哈哈的前身。已经42岁的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14万元借款,通过代销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开始了最原始的创业历程。
宗庆后的商业天才在第一年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时候一般校办企业一年的利润多在两三万元,最好的可以达到4万元,而宗庆后第一年赚了10万元。这一年结束后,他的这个经销部已经派生出了经销办、晶宫食品商店和保灵儿童营养品厂三个单位。
赚钱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宗庆后确立了企业的主打产品。
当时的宗庆后在帮别人加工保健品“中国花粉”。通过这个产品,宗庆后敏锐地发现了商机。他对杭州3000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近半学生因挑食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于是他马上找到浙江医科大学营养系朱寿民教授,希望后者根据中医食疗原理,开发针对儿童市场的营养液。
有了产品还需要有一个好名字。1988年6月,宗庆后在《杭州日报》发布广告,为自己的儿童营养液征名。在众多五花八门的名字中,宗庆后选择了“娃哈哈”三个字。这三个字读音中的韵母a,是任何孩子最早学的音节,且发音响亮,音韵和谐,易于传播;从字面上看,“哈哈”是各种肤色的人抒发欢笑喜悦之情的共同表达方式,蕴含了健康快乐之意。
1988年11月,中国第一支儿童营养液面世。“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伴随着清脆的童音,娃哈哈首战大捷,第一年销售488万元,第二年2712万元,第三年破亿。
财富之门就这样在宗庆后面前轰然打开。到1991年,宗庆后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虽然只有100来号人,地盘只有1500平方米,但是这个企业在银行里面已经有了6000万真金白银的存款。这在当时的杭州,是一个天文数字,大财主。这一点,颇有点像电视剧《亮剑》里面的李云龙,当他收拢队伍准备攻打县城的时候,这个团长手下已经有了上万人,实际上是个师长了。
企业发展太快,地盘不够了,宗庆后需要一个“县城”,需要一个真正的根据地。
机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降临。一个100亩地,厂房6万多平方米的企业,与宗庆后相遇了。这个企业就是杭州罐头食品厂,一家资不抵债的老国企。
杭州市政府显然看清楚了宗庆后的实力和能力。6000万的存款,足够买下这家国企;短短几年的快速发展,宗庆后的能力毋庸置疑。
宗庆后对杭州罐头厂,是有兴趣的,当他坐着车子悄悄到厂子里转了一圈之后,决心就下定了。他回来告诉自己的员工,“(罐头厂)地方好大。”
杭州罐头厂的员工们,却不了解宗庆后的实力和能力。一家民营小企业,竟然想吞并国企大厂,这是不能忍受的。在被兼并之前,罐头厂召开了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事先的种种迹象表明,职工们可能不会同意被宗庆后兼并,还有人发誓要与企业共存亡。这个时候,宗庆后要求列席职工大会。罐头厂的员工听说后,开始私下运作,要在会议上把宗庆后轰出去。
情况却恰恰相反,宗庆后一席话,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兼并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之后,娃哈哈向罐头厂派遣生产、质量、车间的负责人。这批人乘坐一辆面包车,每天7点进厂指导生产,晚上回来向宗庆后汇报。
28天半的时间,一条生产线建成开工;3个月后,罐头厂扭亏为盈;4个月,员工情绪稳定。
宗庆后创业的第一个阶段,至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从1987年到1991年,短短5年时间,宗庆后创业、确立企业发展方向、开发了新产品、完成了资本积累、实施了兼并重组。
能在5年内做到这些的,不多。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