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刘云伶、高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补贴制度”。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这抓住了问题的根本。目前,普遍偏低的待遇已成为农村教师流失的重要因素,逐步完善和落实农村教师工资及津补贴制度,才能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经过对一些农村学校的走访,来自山西的马巧珍代表对农村教师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马巧珍代表说,目前我国没有全国性的、专门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津补贴制度,各地地方性政策也处于自发状态,不少贫困地区因地方财力薄弱而基本无法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吴菊仙说,面对收入等方面的待遇差距,越来越多的农村骨干教师外流。很多刚培养成熟进入骨干行列的教师被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挖走,一个教师带去一个班的事也不乏其例。
由于待遇不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也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在一些偏远农村尤为突出。由于教师缺口大,有的学校只能暂时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太原市一所小学,全校28名教师中只有校长和刚退休的一位老教师是公办教师,其余26人均为代课教师。”全国人大代表张兵生说,农村教师“断层”现象直接导致农村学校教学发展缓慢,一些学校部分课程甚至难以开展。
“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这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物质基础。”全国人大代表王宁认为,应抓紧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依法推进农村教师工资和生活保障机制,以此推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8年全国两会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