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商局和中远集团之间,关于中集集团(000039.SZ)的第一大股东地位的博弈,似乎已经开始。
3月6日,中远集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远太平洋(1199.HK)发布公告称,透过其全资附属公司中远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10日至2008年3月6日间,中远方面已以现金代价总额约16.65亿港元收购中集集团约1.13亿股B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4.25%。
连同中远太平洋及其附属公司持有的中集4.23亿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6.23%),中远太平洋及其附属公司在中集的股份已增至约20.48%。
另外,在本次收购前,中远集装箱的关联方Long Honour Investments Ltd.已持有中集集团B股25,322,106股,占中集集团总股本的0.9511%。
这样,中远集装箱及其关联方合并持有中集集团股份为21.4311%,仅稍低于招商局系22.75%的比例。
中远方面的努力远未停止。公告称,"目前,中远集装箱工业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正通过高度关注中集集团B股的股价,以确定对中集集团的下一步投资计划(包括可能进一步增持中集B股)。但是,中远集装箱短期内无意增持中集集团至超过25.31%股份(包含一致行动人不超过26.26%股份)。"
"目前,从中远的态度来看,增持中集对其更直接的意义似乎在于为了解决新权益法下的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从长远看来则是对中集集团有所期待。"3月11日,平安证券机械行业分析师王合绪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远的"心思"
谈到这次收购的目的,中远相关人士表示,"此次,通过对中集集团股权的收购,将进一步增强对中集集团的控制能力,是公司增强集装箱业务板块实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这毫无疑问反映了中远集团想控制中集集团。以前,中集集团的董事长是由中远派出,后来,招商局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改由招商局的傅育宁来担任。按现在的权益法来说,这种情况下,如果中远太平洋继续对中集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对投资者也没法交待。所以,目前,从中远的态度来看,增持中集对其更直接的意义似乎在于为了解决新权益法下的合并财务报表的问题,从长远看来则是对中集集团有所期待。目前,中集集团的市场估值对中远来说是一个机会。"王合绪对本报表示。
据了解,如果中远太平洋是把中集集团的收入按照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合并财报,此次增持后,初步估计中集集团对中远太平洋的收入贡献将增加15%-20%,利润提升3%左右。
王合绪同时认为,目前集装箱市场竞争加剧,而中集集团最近的估值并不高,对中远来说,这为其收购提供了一个机会。
对于"中远集装箱短期内无意增持中集集团至超过25.31%股份",王合绪则表示,中远要想进一步增持超过25.31%股份也比较难,如果收购太多会引起股价过于波动。
不过中远表示,此次收购行动后,"在未来12个月内,中远集装箱对中集集团主营业务没有改变或作出重大调整的计划;未来12个月内,中远集装箱没有对中集集团或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计划;目前,中远集装箱没有对中集集团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调整的计划,与其他股东之间就中集集团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也不存在任何合同或者默契。"
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肖俊光称,增持之后,中远太平洋对中集集团的控制能力,对提高集装箱制造的业务实力以及资源配置,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对于是否会继续增持,肖俊光3月6日称,中远会高度关注,依股价而定。
中远集装箱的增持行动已经耗费了16.65亿港元的代价,按照购买约1.13亿股计算,每股成本约合14.73港元。目前,中集集团B股的股价在14港元左右。
事实上,中远集团和中集集团之间业务上紧密相关,存在大量关联交易。
中远系从中集集团采购了大量的集装箱:2004年的购买量是2.4万标准箱,到了2006年,购买量达到了11.7万标准箱,相关交易金额也从2004年的3500万美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1.96亿美元。
目前,在中远集团的业务板块中,中远在集装箱航运、集装箱码头、集装箱租赁业务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中集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集装箱制造集团,占据着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远一直以来却并没有属于自己的集装箱制造业务。"这与中远集团的身份不符,为了增强对上游产业的控制力,完善整个产业链,中远集团肯定是不会放弃对中集集团的控制权的。"兴业证券分析师陈剑辉称。
招商局的"态度"
招商系在2007年拿到了中集集团董事长的位置,之前,这个位置由中远系掌控。现任中集集团董事长由招商局集团总裁傅育宁出任,他的任期将到2010年。
从结果看,中远集装箱增持之后,已经超越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的约16.23%的股权,成为中集集团的最大单一股东。中远是否会重新夺回董事长这个职位,目前还是未知数。
在业界看来,进一步的增持在预期之中。长江证券机械制造行业分析师黄振称,目前,中集集团的市盈率在20倍左右,这个市盈率在整个机械制造业内是相对较低的,这为中远集团增持提供了机会;而且,如果能掌握上游集装箱制造业务,就能够为中远的航运市场提供帮助,因此,中远再次增持很正常。
而对招商局来说,中集集团对其的战略意义同样重要,"中远有集装箱业务,招商局则有码头业务,中集集团对招商局的意义同样不一般。"海通证券研究所公路港口航运行业研究员钮宇鸣对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此次中远从市场上增持中集集团的行为,招商局的态度是模糊的。"我们已经知道这件事,但是这是中远自己的商业利益,对此我们不予置评。"3月11日,招商局国际投资与公共关系部黄馨在询问了相关高层后向本报转述了这样的意见。
目前,仍然未知中远系在采取相关行动的时候,与招商系有否沟通。
招商局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称,中集集团在整个招商局的大盘子里面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在10%以内,而招商局有80%的业务依靠港口。
"招商局和中远成立当初,都是交通部下属的企业,不过两个企业的业务侧重面很不同。招商局是以立足香港为主,而中远集团则是立足于开拓全球航运市场,因此,两家公司的视野完全不一样,直至今日,我依然认为两个企业的分工是很明确的。"上述高层表示。
在王合绪看来,招商局是个投资控股集团,旗下的产业众多,而不像中远,就是以航运物流为主打。集装箱业务在招商局的业务板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
但在对待上市公司的问题上,招商局集团一直强调的是控制权的获取。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曾指出,外部整合首先是控制权、管理权的获取。秦晓称,要保持招商局在主要上市公司中的控制权,对于已失去控制权的公司应根据情况确定战略主控或价值投资的政策。此外,他还明确表示要维护招商局在参股企业中的应有话事权和权益。
而对于中集集团的发展,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在2007年中期报告中如此表述,"本集团将加强所投资项目股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一如既往引导中集集团的发展战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