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科技支出1134亿元,比上年增加134亿元。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成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如何破解中国制造遭遇贸易摩擦的局面,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中国制造”成众矢之的 “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贸格局。一些国家中主张保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资本入侵的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矛头直指中国。
从2005年的纺织品、2006年的鞋到2007年的钢铁,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从单纯的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延伸至宏观体制、制度层面。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已连续13年(1995年-200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2002年-2007年)成为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涉案最多的国家;目前全球1/3的反倾销和美国一半的337调查都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成为影响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知识产权、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形式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
随着中国外贸的持续高增长,一些国家已不满足于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中国的出口,而是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补贴领域。反补贴成为贸易摩擦的新热点,反补贴应对也成为目前应对贸易摩擦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美国自2006年11月以来连续对中国发起了9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加拿大2004年以来对中国发起了6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和4起再调查。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李玲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遭遇反补贴数量之多、频率之快、涉及产品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全球贸易经济史上是罕见的。”
“中国制造”不可取代 经济民族主义泛滥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有专家分析认为,过去30年世界贸易对经济贡献率达20%以上。如果保护主义继续蔓延,2011年至2020年世界GDP增长率将降至1%。
李玲在分析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以及公平贸易工作情况时,曾经举了两个发人深省的例子:
一个是香港《信报》发表的《没有“中国制造”美国人活不下去!》的文章,描述了一个美国四口之家在一年内不用中国货,由此带来重大不便和超预算的开支,造成了“物质匮乏”和精神困扰。
另一个是《加拿大环球邮报》在2007年10月3日发表的专栏作家马科斯?吉撰写的评论文章《中国龙是怎样给加拿大带来繁荣的》,指出中国货令加拿大通货膨胀每年减少0.1%,相当于数十亿加元,并认为加拿大应该为此而感谢中国的崛起。
“物美价廉、薄利多销”一直是中国企业的经营之道,也是“中国制造”在国外颇受青睐的重要原因。“在较长的时间里,中国的许多产品,特别是中低档消费品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现在的贸易顺差是长期性的。”李玲对本报记者分析说:“虽然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措施,但造成我国顺差过大的根本因素仍然存在。特别是近几年形成的庞大产能加快释放,不但形成了较大的出口能力,而且在许多领域替代了进口;国外对我国出口需求仍较旺盛,而我国急需的高科技设备因发达国家设限,难以扩大进口。”
贸易摩擦的破解之策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我国遭受的23起特保调查中,22起取得胜诉;在美国铜版纸反补贴案中,我国在双边和WTO框架下分别进行交涉,最终美方做出无损害终裁;经过交涉,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的实施期限由通常的5年减为2年。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与矛盾将更加突出。在具体应对方面,李玲给企业提出几点建议:除了要了解WTO规则和贸易救济调查的相关知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以及加强行业自律外,更重要的是在遭遇贸易摩擦案件时不能消极观望,期望坐享其成,要积极应诉,特别是在应诉时要注意团结作战、一致对外。
李玲强调,应对贸易摩擦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企业自身,要逐步增强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及时了解国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另外,在出口市场的选择上要讲究策略,实现“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也可以减少和分散风险。
贸易摩擦是国际化新形势深入发展的一种常态,是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挑战。对于这个挑战,李玲表示:“要紧紧抓住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审慎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两条主线,切实加强多、双边交流,着力夯实能力建设。我们建立了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有关企业"四体联动"的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机制,形成了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的应对格局。”
另据了解,自2004年新西兰率先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来,2007年又有挪威、津巴布韦、瑞士等10个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迄今共有77个国家承认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规则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改革开放的形象在国际上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应对贸易摩擦的破冰之旅,虽然任重道远,但是步履坚定。(李小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