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
从商务部角度来讲,就是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内市场如果有需要,应该适时适量进口来补充国内的不足。从流通角度说,就是要保证市场供应,防止出现通胀预期强化。
国际市场资源产品价格的上涨或早或迟都会影响到国内。但整体上供需不是太大的问题,可能个别的产品,个别的时候,个别的地方,会一时紧张,比如冰雪灾害,菜肉运不过去。但从全局来说,没有这个问题。
保证市场供应 正确引导群众预期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发改委主任蒋应时:
目前还是结构性的价格上涨,还没有出现全面上涨的迹象。认同今年CPI会出现高开低走的态势。现在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为防止通货膨胀创造了好的宏观环境;第二,粮食连续四年丰收,粮食的库存也比较丰厚,大部分工业品还是供大于求;第三,外汇储备、财政收入都比较好,也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进口来进行调整。关键是三条措施:第一是保证市场供应,这是最重要的;第二是加强市场监管;第三是切实解决好低收入群众的生活保障。把这三条做好,就可以按照中央宏观调控的要求,把价格调控到比较合适的水平。要正确引导群众预期。要宣传好宏观调控的政策,也希望舆论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相机抉择调节“从紧”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
目前价格出现结构性上涨是主要特征,但结构性和全面性之间并不是截然分明。至于会不会从结构性上涨演变成全面上涨,还有待观察。在政策框架提出“两防”的前提下,各个部门会严密跟踪运行情况,政策就会有相机抉择的调节,比如“从紧”,在力度上,还有很多区分的,有必要的话,在力度上可以有调整。相机抉择就在具体的力度和调节工具组合方面要根据情况进行选择,优化掌握。(李宏根)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