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称,中国一半以上的资本项目交易已实现可兑换,严格管制的不足一成半。同时,为了鼓励国内资金投资境外市场,央行在这份报告中透露,近期将取消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和资金汇出核准,以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支持境内企业和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即实业投资。
本版撰文记者王原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据央行分析指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各国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资本项目交易可分为7大类43项。截至2007年末,中国一半以上的资本项目交易已实现可兑换,严格管制的不足一成半。
央行表示,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在当前国内国际环境下,资本项目有序对外开放,有利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下一阶段,中国将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引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放宽资本项目交易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上述《报告》称,具体的实质性措施有:近期将取消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和资金汇出核准,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支持境内企业和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即对外实业投资),稳步推进实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更好满足居民个人财产性收入增长和多元化投资的用汇需求。同时,央行还在研究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债务工具的政策,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引导和规范境外长期资金进入境内资本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仍不平稳
《报告》称,未来油价、贵金属价格高企的局面仍将持续,国际金融市场仍将呈现出相当程度的波动性特征。并评价指出,2007年外资银行法人化改制进展顺利,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进一步加大,中资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影响继续扩大。
《报告》指出,2007年发达经济体产出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出保持快速增长。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不同程度地放松了货币政策。因此,金融市场动荡、全球失衡、油价上涨等因素,将构成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潜在风险。
据分析,“2007年,美元继续走弱;美元短期利率下降,其他主要货币短期利率继续上升;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主要股指在宽幅震荡中上涨,盘中创历史或阶段新高;国际黄金、原油、
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屡创历史新高。”对此,央行预计,受美国次贷危机扩散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油价、贵金属价格高企的局面仍将持续,国际金融市场仍将呈现出相当程度的波动性特征。
同时,央行表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规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中资参与国际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有序开放,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私人资本流动占全球资本流动3/4以上
《报告》显示,私人资本流动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3/4以上。同时,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水平,企业利润上升、现金流动充裕和企业间跨国并购活跃是外国直接投资创新高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显示,近些年,私人资本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目前,私人资本流动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3/4以上。总体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动(含官方流动和私人流动)呈现净流入之势。
对此央行分析指出,"国际资本流入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管理带来了挑战。大规模资本流入不利于币值稳定;外汇储备积累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无序性和投机性,加大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
中国内地仍然是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巴西、墨西哥、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居于发展中经济体前列。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