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江来
如果没有新的买家出现,那么贝尔斯登就会被摩根大通集团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换股收购。这貌似一笔华尔街普通的生意,其实不然。
在摩根大通宣布收购计划之前两天,美联储刚刚批准摩根大通对贝尔斯登贷款。
短短几天,贷款计划迅速演变成收购计划。可以相信,这笔交易的幕后推手正是美国经济的“守护神”??美联储。
事实上,从过去一周针对贝尔斯登的救助措施,以及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的一系列做法,不难看出美联储正在弥补自己之前在“审慎监管”上的疏漏。
推出金融创新工具
近期,美联储多次采用创新的金融工具来解决当前困境。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垃圾债券危机还是这次的次贷危机,都是因为所谓的金融创新所引发。
美联储这次面对金融危机的威胁也不拘泥于原有的框架,两次采用了创新的金融工具来解决问题。第一次是去年12月美联储建立了贷款拍卖机制,以向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防止信贷紧缩恶化导致经济衰退发生;第二次是在3月11日宣布,通过金融工具TSLF机制向金融机构出借2000亿美元为期28天的国债,可接受住房抵押证券,再次向市场输血。无论从创意还是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新的金融工具都是十分成功。
灵活的交易安排
其次,美联储还试图通过灵活的交易安排规避法律风险。美联储担负着监管商业银行的职能,而贝尔斯登属于投资银行,不在美联储的监管范围。但是美联储同时也提供和维持支付清算系统,如果贝尔斯登的挤兑现象一旦蔓延的话,就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所以美联储承诺向摩根大通银行提供资金,由摩根大通银行负责救助,这样就可以完成救助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跟现有的法律体系冲突。
有趣的是,整整一个世纪前的1907年华尔街出现金融危机时,也是摩根银行联手美国财政部对出现挤兑的美国信托银行进行救助。由于美国信托银行不是在联邦注册的银行,不是财政部监管和救助的对象,所以财政部只能将现金存在摩根银行,通过摩根银行来救助。
积极介入推动交易
在这次次贷危机过程中,美联储在对金融机构在执行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花旗银行去年10月1日公布第三季度可能会出现68亿美元亏损,11月27日就公布了引进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75亿美元的资本金注入。既保证了花旗银行的健康运行,也保护了存款人的权益。
在对贝尔斯登的处置方面,贝尔斯登方面一度嫌每股2美元的收购价太低,但美联储的官员警告说:“这个交易今天就得敲定,明天我们可能就改变主意了。”这样一来,虽然贝尔斯登被低价收购的消息出来后股市出现了短期震荡,但市场很快就恢复了信心。
不同部门联合出手
美联储作为这次危机的主要责任部门,在处理整个危机过程中有关各方几次合作也是可圈可点。例如,去年10月份,由财政部长保尔森推动,花旗银行和摩根大通牵头,11家抵押贷款服务机构共同成立了宣布将共同组织一个被称为“主要流动性增加工具”的特别基金,简称M-LEC,来挽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宣布了金额约145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以阻止美国经济继续低迷。3月11日,美联储宣布与欧洲央行等五大央行合作,加大货币互换规模联手向市场注资。
引发市场广泛争议
尽管对于美联储来讲,挽救美国金融体系和拯救美国经济是其使命所在。但其不惜动用国家机器来完成对部分金融机构的救助,仍然引起了市场上广泛的争议。
在美联储11日推出新金融工具之后,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施瓦茨仰天长叹:如果早有这个工具就好了。量子基金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却对美联储的救助进行了批评,暗示美联储的救助是对这些银行不负责任的投机行为的一种纵容。
同时,更多的声音批评美联储对于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难卸其责。
美国前财政部长、花旗集团董事长鲁宾上周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就承认,次贷危机爆发前,他不清楚所谓的次级债券证券化的过程。连花旗银行的当家人都不了解次级债的风险,美联储在监管以及利率调整的过程中,更是没有考虑次贷可能带来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把次级抵押贷款风暴归咎于格林斯潘低利率政策所带来的房地产泡沫。
如果说,对打着金融创新旗号的房地产次级债的风险,美国金融当局是在次债危机爆发之后才逐渐认识到的。那么美联储现在的所作所为,则更多的是弥补自己的过失。
(作者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