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综合市场 > 新股快讯

新股成批破发估值要看动态

  继中国太保无声地跌破发行价后,中海集运中煤能源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也相继破发或接近破发。当年在大熊市中才出现的“新股破发”如今再次上演,这对“牛市未终结论”者无疑是当头棒喝。先撇开“牛熊”之争,我们不禁要反思,为何在指数3500点附近,新股破发接踵而来?内在问题在哪里?这是否预示着市场转机的到来?

  申万研究所 王晓亮

  新股发行、上市定位偏高

  最新的统计显示,去年以来上市个股逾七成跌破首日收盘价,从这个现象不难看出,这批新股上市时定位的确偏高,市场多少是透支了它们的未来而将其高定价。
但问题的根本在于,二级市场高定价反过来也影响了新股发行价的合理确定,出于利益均衡考虑,发行价的确定更多地是以当时市场的估值水平来定。在去年牛市环境中,是一种水涨船高的趋势,高发行价为今天的跌破早就埋下了伏笔。牛市氛围里,还有众多热钱支持,发行价或是股价的底线;但走熊后,市场不断调低认可的市盈率水平,以当初高市盈率确定的发行价明显就站不住脚了,跌破也就是大势所趋了。

  战略投资者不计成本出逃

  其次,有必要认清一下所谓的战略投资者:这类参与新股认购的主流资金崇尚的是安全性第一。认购之初他们多打着价值投资的大旗,但这更多是一些财务投资者,“战略性”不过是多锁定几个月,然后在二级市场抛售套利;即使流通时市价偏低,“战略投资者”也以流动性为第一,果断出局,于是就有了中国太保等一批新股破发纪录的诞生。这给我们提了个醒,资本总是逐利的,不能指望套利资金发扬风格解救市场,也不能相信所谓的长线战略。管理层有必要在新股发行政策上做一定改革,既然配售政策向战略投资者倾斜,就应该让其承担一定的义务。可以说,新股破发,有战略投资者不计成本出逃的成分在内,但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也要负上责任。

  未来业绩增长预期在下降

  我们一直强调,蓝筹如果只盯住2007年年报,只看过去的业绩增长,就无法解释空头为何肆虐、多头为何底气不足。牛市里增量资金泛滥、投资者信心足,任何利多都可以被放大成为做多理由,先调高企业盈利预测,再调高行业合理市盈率水平评判标准,是目标价一再看高的重要手段。同样道理,目前熊市环境下,投资心气本已不足,合理市盈率标准一降再降,目前20多倍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认为便宜;更关键的是,不少人在看淡企业盈利前景,2007年报的增长率并不足道,大家关心的是今年一季报乃至全年业绩增长会不会下降到三成以下。刚刚公布的一、二月份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率为16.5%,这个数据已远远低于市场预期。预期在变差,现在蓝筹估值便宜只是相对的,无怪乎投资者对蓝筹一再杀跌了。

  市场形成资金流出负循环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面的助涨助跌,牛市中大量投资者认购基金,基金被动增仓推高了股价,赚钱效应下进一步吸引了外围资金流入,形成了一种走牛行情的正循环。而目前情况是股价下跌基金净值缩水,投资者赎回压力导致基金不得不被动减仓,行情形成一种资金流出负效应。这时的市场更需要外力终结这种负循环。增量资金积少成多终会有做多合力,但现在是投资信心不足,管理层要拿出当年千点启动时的实际措施和扶持政策出来,市场方能有转机;否则,我们还是熊市不言底,坐等资金流向的改变,再言价值投资、再说估值高低吧。

  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田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