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投资奇人:玩转资本魔方
□经济视点报记者 任立斌
从巴菲特到索罗斯,资本市场从来不缺少机会,传奇更是层出不穷。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界同样人才辈出,光芒四射。我们将近几年中国投资界的领军或者风云人物罗列出来,不禁发现,他们之中有多半以上为“河南造”。
如花荣、但斌、何俊、余舒、宋永等当今业内翘楚,他们均出自河南这片神奇的沃土。这些从河南走出去的精英们,如今奔忙于北京、上海、深圳等金融圣地,他们每到一处都将掀起一股投资热潮。
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理念,他们的人生之路正在影响并激励着越来越越多的业界新秀。李旭东、刘国礼、刘小文三人就是近些年在河南迅速成长起来的市场新秀,同时也在不断地续写投资传奇。也许通过对此类人物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感悟。
李旭东:从个人投资者到私募大鳄
李旭东,32岁,生于河南郑州。1999年涉足股市,2000年辞职专心在家炒股。曾应聘到证券公司和投资公司,先后做过客服、操盘手、投资顾问等工作。2003年通过国家证券资格考试,多次在模拟比赛和实战比赛中表现不俗。
河南股民圈中最火的操盘手李旭东,在“退隐”公众视野9个月后,日前重出江湖。不过,他这次做的却是私募基金。
据其在媒体公开的资料显示,李旭东此次不再做实战账户,而是成立“中瑞投资基金”。此类基金早在几年前的江浙一带就有盛行,如今李旭东却在河南开了先河。
中瑞投资基金虽然类似于私募基金,但李旭东声称自己并不接受股民的“申购”,自己只是用一定规模的资金去炒股,不公布资金规模和所操作的股票,但每天都像开放式基金那样公布净值。
自今年3月3日起,李旭东在当地一报刊上开始公开自己所操盘的基金净值变动情况,并在报纸上设专栏写股评。截至3月底,李旭东所操纵的基金净值从起始的1元钱变成1.125元。
“这些算不得什么,现在刚开始做,还没有做出成绩。”李旭东向记者透露,前期从公众视野退出一段时间,如今开始做基金,“这对自己是个挑战,一切才刚刚开始。”
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
自2006年3月开始,河南当地的主流报纸每天都在刊登河南实盘大赛参赛选手的股票交割情况。截至2007年6月,短短15个月,李旭东公开操作的实盘股票账户市值由10万元变成了1016万元。
“这么短的时间完成了100倍的资金收益,已经近乎传奇了,但李旭东能够在报纸上公开其操作的详细情况,勇于面对公众,这个压力无疑更大。”业内资深人士孟先生指出。
翻看李旭东股票交割单据,上面密密麻麻地罗列着股票交易的数据,从中可看出李旭东在资金管理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大盘环境配合时其重仓出击,大盘环境震荡调整时其基本保持轻仓或者空仓。
“控制风险首先要做到资金的合理配置,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变应万变。”李旭东对着交割单,向记者讲述其中的奥秘。
2008年之后,大盘深度调整,李旭东将资金仓位控制在30%以内,更多的时间是空仓,成功规避了系统性调整的风险。记者发现,在上证指数从6100点调整到4100点的这段时间,李旭东的股票资金市值反而赢利了40%;上证指数从4480点到3270点的这段时间,其运作的基金赢利了12.5%。
“在我手中,一只股票很少能拿3天,权证几乎不过夜,但交易的成功率在90%左右。”李旭东归纳自己的妙招时说,“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土始于累土,较高的成功率是最终盈利的基础,采用蚂蚁战法积小胜为大胜,将无数只小黑马组成大黑马。”
交割单显示,李旭东卖入股票的价格有的并不比买入的高多少,一些股票仅赚一两个点就被卖出了。李旭东解释说:“股市交易风险控制要放在首位,我在买入股票时,首先会想到买入点位是否安全,当然也要考虑大盘环境及个股行情等一些综合因素。”
在股海中挑战自我
一身深蓝色西装,短发寸头,戴一副金丝边眼镜,忠厚的笑容,朴实的言谈??眼前的李旭东很容易被看作是一个普通的职员。“股票盈利在我眼里只是一组组数字的变动而已,金钱并不能代表全部。”他说。
现年32岁的李旭东1999年涉足股市,2000年辞职专心在家炒股。他应聘到证券公司和投资公司,先后做过客服、操盘手、投资顾问等工作,2003年通过国家证券资格考试,多次在模拟比赛和实战比赛中表现不俗。
对于在短短3年时间完成了由普通的股票投资者到河南私募先锋的转变,李旭东笑得很坦然,“纵观国外投资大师,他们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从私募经理人转变为著名财团的掌控者,因此做私募资金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他说。
“做股票不是赌博”
李旭东在过去的三年里创造了股市的一个传奇,但并不是神话。
令李旭东记忆深刻的是,2006年3月31日,他以0.61元的价格买入的包钢权证。周末过后,周一上午一开盘,瞬间跳水十多个点,他的账户资金也随之缩水9万多元。
“亏损肯定会影响我的心态,但此时必须立即调整自己,为下一步进攻做好充分准备。”李旭东说,“我时刻都会在股市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股票不是赌博。”
李旭东认为,做股票无论是打短线还是长线,一定要树立价值投资观念。“上市公司是股票市场的基石,业绩判断是市场投资价值的基础。我比较倡导投资者树立崇尚业绩、重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增长能力的价值投资理念。”
对于他的中瑞投资基金,李旭东显得格外谨慎。此前做实战账户时,基本上都是小资金运作,而今变成大单买进、大单卖出,“有一点始终不会变:仍然以风险控制为主。股市永远不能以赚钱为第一目标,而应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
“市场永远都是对的,我们只能顺势而为,从中等待机会,一旦机会来临一定要果断执行相应的策略。”李旭东说,市场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要从中学习并思考一些新东西,就向学生上课一样。记者问他什么时候能毕业,他咧嘴笑了:“股指期货很快就要推出了,我才刚刚踏进校门。”
刘国礼:期市快枪手
刘国礼,1977年11月出生, 2001年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2004年5月进入期货市场。起先2万本金,在两周内亏完。又借2万元,到2004年年底又亏完。2007年初,再次借款2万元专炒白糖期货,截至今年3月底,赢利400余万元,个人期货投资实现了200多倍的收益。
资本市场从不缺少传奇,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传奇人物都那么“高调”,对于他们的财富神话,往往仅限于在一个及其隐秘且狭小的圈子里流传。本报记者费尽周折,终于在冠通期货郑州营业部找到了当前郑州期货圈颇有名气的“期市快枪手”刘国礼。
赢利模式
经济视点报:你的业绩和发展速度很少见,肯定有一套完善并且科学的操作理念,能否告诉大家?
刘国礼:其实也没什么,首先要做到“短、平、快”,比如刚开始做的话,全凭小单量,斩仓要快。感觉对的,第一时间进去,感觉错了,第一时间斩仓出来。因为我们没有大的资金,都是原始积累,只能这样来回滚动。
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持赢利,肯定得有自己的操作模式。对我来说,就是看对了,你能下得了单子,有些人看对了,一直在犹豫,就错过了机会。
经济视点报:是否可以理解为第一要有判断能力,第二要有执行能力,第三要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
刘国礼:可以这么说,我的赢利模式里还有一个就是资金管理。我不会太贪,我的账面始终保持在20万,一赢利就提出来。并且提出来之后,放在我老婆的账户上,免得哪天冲动了,又把钱提出来,转到账面上,去搏一把。因为有时候人很难克服自己的弱点。
克服人性的弱点
经济视点报:你刚才反复强调要守纪律、不要贪,这是否就是说要克服人性的弱点?
刘国礼:贪婪是人性中最难克服的弱点。做期货尤其要克服这一弱点。另外,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要服从市场的走势。心态平和、遇事冷静,对选定的事情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等是我能够走到现在所具备的素质。
我刚开始做期货的时候,赔钱很快,2万元的本金两个星期就亏完了。当时我就很不服,期货市场这么大,为什么别人赚钱了,我们不能赚?
后来我想,其实在智商上我们每个人的差别并不大,主要是自己在精力和阅历上没有达到人家的那种程度,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现在我把投资期货作为一个职业,心态也没什么大起大落,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工作而已。
有的人没有坚持下来,一方面是资金问题,亏了以后,筹不来钱重新入市;另一方面,也许就是对投资期货失去了信心,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虽然刚入市的时候自己一直亏钱,但我却从中学到了东西,我一直是在进步的,所以对自己能够赢利抱有希望。
关于遵守纪律,这也是潜移默化的事情,每天坚持这么做了,就形成习惯性的东西。比如每天规定五个点斩仓,就要严格执行。
心路历程
经济视点报:能否讲讲您的个人情况,是怎样步入期货市场的?
刘国礼:我老家在农村,2001年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大学毕业后,我在西安一家民营饲料企业工作,当时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还不错,但我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
当时我一直在想,如果只靠每天挣的工资,什么时候才能够买房子、娶老婆?毕竟我有自己的理想,想给家人足够的物质条件,让他们幸福。
2004年,我辞职跟同学合做饲料原料生意,那时要账特别难,有一个礼拜去了四次,账还没要回来。同学说,做这种生意真不如做期货,不牵扯要账的问题。于是,经同学介绍后我就开始做期货,没想到两个星期就把我的2万元钱亏完了。
那时,家乡对我的传言很多,有人说我在搞传销,也有人说我在外面赌博。尽管如此,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如果成功了幸福一家人,如果失败了痛苦的是我自己。
至少再做十年
经济视点报:你对现在的成绩满意吗,以后有什么计划?
刘国礼:谈不上满意,亏钱的时候想着一天能赚一两千就行了。从2006年开始,我就开始不亏钱了,记得刚赢利的时候,每天能赚三四千,兴奋得失眠。主要是知道自己找到赚钱的路了,有赚钱的感觉了。
对于期货投资,我目前只做白糖,主要是我一直都在研究白糖,做起来很顺手。做投资一定要做自己熟悉的领域。
我目前自己可控制的账户资金在20到50万之间,随着以后的积累,也许会逐渐加大仓金,这也许就是下一步我要实现突破的地方。
只要能够保持赢利,我仍会继续做期货。如果不能持续赢利,也可能会投资做实业。按照目前的情况,我至少还可以做十年。
我一般不会参加诸如比赛之类的外界活动,这会耽误自己赚钱。对以后也没想得太多,除了做期货,主要就是带带孩子,陪家人外出旅游。业余爱好就是打乒乓球,虽然每天操盘的时间很短,但却是在高负荷劳动,所以必须得运动。打乒乓球讲究的是速度和反应,这跟我的操盘风格很像。
刘小文:我只是一个市场跟随者
刘小文,郑州人,1993年开始接触股票,2000年4月辞职后,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现在拥有一家投资公司,管理账户资金近5亿元。
作为财经记者,我近两年接触到的“投资高手”绝大部分都很年轻、善言谈、富激情。当然,偶尔也会遇到比较内敛的,不过像刘小文这样沉默寡言的仅此一个。
联系到刘小文,是通过一个自称为他的“学生”的朋友的朋友。决定采访他,是因为一句话??那个人介绍他的时候说:2005年年初,有个人听了他的一番话,就决定将自己1.4亿元的账户交给其管理。
他应约准时来接我,寒暄之后,便很少说话了。我便习惯性地开始用一些采访的惯用技巧与其沟通。
当我谈到目前几位国内知名的投资高手时,他说了一句:“我和他们都有过一些简单的接触,他们的书我都看过。”当我谈及当前的行情时,他也是在最后才淡淡地说:“我现在是空仓。”
我问他什么时间清的仓,他说:“5500点以上吧。”随后又补充说:“之后也清仓进场过两次,都很快离场了。”
由于我那些技巧性的采访方式都不见效,我只好按照采访提纲逐一提问。
“我从1993年开始接触股票,很着迷。一直到2003年,我才开始主动和别人谈自己对股票的看法。”刘小文说,“大部分时候,我是看行情,看书。国内国外的关于投资的书籍,看了很多。”
我说,看来你很爱学习?
他说,学习是最重要的。我一直提醒自己,要保持学习的习惯。
我问,那现在呢?
他说,现在很难看到比较有独到见解的书籍和文章了,这两年,我读中国古代诸子经典稍多一些。“在我看来,这些经典滋养了一代代的人,是因为它们可以深刻地揭示人性,可以让人们深刻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
“超越自我!”我插了一句。
他说:“不!我不认为谁可以超越自我,能做到善待自我,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股票市场最大的难点是:机会太多了。面临的选择越多,其实越难以选择。人们如果不了解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几乎是不可能的。”
“谈谈你的投资理念或者交易方法吧!是什么原因可以让你把五粮液权证从2元多持有40多元?”我把话题转入到投资。
他说:“我没有新奇的东西,股市诞生几百年了,该发现的规律和发明的方法应该都出现了,我不认为今后的投资者还会有多少创新。即便有,我也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那些投资理念和交易方法如何理解。”
“你是怎么运作的?对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想法?”我问。
“我不善于交际,也不喜欢那些交际场合,客户基本上靠口耳相传,管理的账户多了,就成立一家投资公司,组织了一个小团队。”刘小文说。
“你们管理多少账户?有资金门槛要求吗?”我问。
“最多的时候,有近300个账户。尽管有资金门槛的要求,不过实际操作中并不是很严格。因为我最初的很多客户都是一步步做大的,我不认为资金的多少本身代表着什么。”
“今后想发一个‘阳光化’的私募,这样可以保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行情研判和交易上。”
“会在什么时候?”我问。
“要根据行情发展了,估计到下半年了。”
回去的路上,我问他:“现在空仓了,平时做些什么?”
他说:“没什么变化,每天看盘、看书。出去散步、钓鱼、打台球。”
“还喜欢什么运动?”我问。“就这些了,我只喜欢做那些通过自我努力和自我控制就可以获胜的事情,我不喜欢对抗。”
“这好像和你的投资风格有点相似?”我插话。
“是啊!很多人都宣扬要战胜市场、超越市场,我做不来,只能做一个市场的跟随者,控制好自我。”
我说:“每一个投资者都满怀着发财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
似乎是经过片刻沉思,他才说:“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可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在股票市场一直做下去,像巴菲特那样做到80岁。所以要活得足够久,既要有生命的时间,也要有资本的保障。”
“你怎么评价巴菲特?”我问。
“他肯定是一个传奇了。他身上有很多令人感叹的地方。作为顶级投资大师,其实他没有亲自写过一本关于投资的书。所以有人说:巴菲特愿意将自己85%的财富捐献出来,却不愿为投资者留下一个字。不过这也许说明了他对投资的认识,没什么可说的。”
“你将来有写书的打算吗?”我问。
“我没想过,我只是在做大家其实都知道的事情,坚持了这么多年。这个市场上,很多人不知道该坚持什么,少数知道的也坚持不下来。我现在正着手做一件事情,在筹建一个投资学校。”
“你看了那么多书,应该办一些培训。”我说。
“倒不是觉得自己看的书多,更没有觉得自己懂得比别人多多少。只是想让投资者少走一些弯路,帮助他们树立投资理念。只有具有了清晰的投资理念,才能进入投资的门径,否则学的东西再多,都是支离破碎的。”刘小文抬起手腕看了看表。
大概是采访的时间该到了,我慌忙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您对今后的发展有何把握和体会?”
“学校的创建目前进展比较顺利,但对今后的发展,我没有把握。不过我会坚持下去的,实实在在地跟大家交流一些东西。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懈,一定会获得朋友们的信任,这是我这么多年最深刻的体会。”刘小文说完后,扬起嘴角朝我和善地微笑。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