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重拳”规范银行理财的效果将如何?

  ■张炜

  闹着沸沸扬扬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风波,终于有了银监会的态度。银监会发布了最新通知,对理财产品的设计管理、客户评估、产品宣传、信息披露、客户投诉等提出多项要求。

  银监会称,少数商业银行出现了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客户评估流于形式,风险揭示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充分,理财业务人员误导销售和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这一官方态度,再次强调了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中的责任,而不是单纯的“买者自负”。从银监会此次的要求来看,主要都是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

  其中,核心的几条包括:商业银行为理财产品命名时,不得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和蕴含潜在风险或易引发争议的模糊性语言;应建立客户评估机制,针对不同的理财产品设计专门的产品适合度评估书;在产品介绍首页最醒目位置揭示风险,说明最不利的投资情形和投资结果,对于无法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提供科学、准确的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的理财产品,不得在宣传和介绍材料中出现“预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字样;商业银行在未与客户约定的情况下,在网站公布产品相关信息而未确认客户已经获取该信息,不能视为其向客户进行了信息披露。

  这些保护客户利益的措施,有助于避免银行在销售中的误导行为。拿理财产品的命名来说,一些银行在此前大量引入了诱惑性称谓,例如,中国银行的一款外汇理财产品取名“日进斗金”,与国际金价挂钩,可结果严重错估了国际金价的涨幅,到期年化收益率仅0.616%。这样的连外汇存款利息都不及的产品,当初起名“日进斗金”,显然误导了金融消费者。再说,最不利的投资情形的风险揭示?以往银行产品的宣传虽有风险揭示,但大多置于相关资料的不起眼位置。在先经过一番产品优点的“轰炸”后,投资者早已丧失了风险防范意识。如今要求银行在最醒目位置揭示风险,从销售上说可能不利,但有助于避免那些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错误买入。

  银监会的通知,突出要求银行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从而避免销售错误,即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这是以往一直要求的,但不少银行“见钱眼开”,对于上门购买的客户不会善意拒绝。在股市走牛的时候,理财产品的风险往往被掩盖,遭遇像现在这样的熊市,势必风险暴露,因负收益而遭来批评。

  至于那些设计复杂的结构性产品,产品收益未必与挂钩指标的走势正相关,若不对销售对象加以区别,误买的投资者肯定不计其数。例如,某银行近日推出一款看跌美元的理财产品,挂钩指标涉及印度、巴西、印尼、土耳其等货币,对于美元与上述4国货币的走势,多数国内投资者不具有判断能力,甚至查询不到相关信息。“看跌美元”适合人民币,是否也针对印度、巴西、印尼、土耳其货币,银行若不“了解你的客户”,产品销售错误的可能性不小。

  银监会此次出台的通知,能否执行到位,还有一个政策理解的问题。例如,风险评估的把关,松与紧的情形完全不一样。有业内人士提出,若严格把关,许多复杂产品只能销售给机构客户,而将无缘于个人客户。可问题是,银行会如此严格吗?从此前银行对二套房贷业务的标准争议来看,一旦理财产品销售受到影响,变相放低门槛不是没有可能。更何况理财产品销售不同于二套房贷,许多政策要求缺乏量化指标。

  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规范,单靠银监会的通知肯定不解决问题,还要加强外部监督。此次通知的出台,本身是外部监督的一大胜利。国内银行理财业务正处于发展初期,银行必须接受严格的规范要求,投资者也需要加强风险教育,这就离不开客观的第三方评价。而作为第三方评价的基础,银行的信息披露须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开。此次通知强调了银行向其客户的信息披露,实际还应强化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因为没有透明度,客户就很难进行产品比较,还是容易被某一家银行所误导。

  可见,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规范,不是找到了答案,而是刚开始起步。

(责任编辑:单秀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