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7年底,新交所权证标的接近70多种,领先于港交所。港交所则在中国概念权证的成交金额上远远超过新交所
在过去几年中,由投资银行发行的第三方备兑权证成为了全球最成功的金融产品之一。2007年,
香港交易所的日均成交额中有21.8%为权证交易,而亚洲地区另外一个活跃的市场??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权证交易金额也增长迅猛。
2007年香港的权证交易总额高达4.7万亿港元,是A股权证市场外全球第二大的权证交易市场;新加坡的权证交易发行却以灵活性、发行对象多样化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有意思的是,有关中国内地概念的权证均是这两家交易所吸引外来投资者的重要举措。
从2004年开始,大型国企股赴港上市使得香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先行优势,但新加坡交易所却凭借其制度的灵活性频频在中国内地概念的权证发行上领先于香港交易所,包括率先推出深100ETF权证,在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等多只大型国企股上市首日抢发权证。
在2006年9月份之前,港交所相关上市规则规定,大型新股上市以后至少要20个交易日后才能申请在香港发行权证,考虑的标准包括新股的日成交金额、市场流通股份数量等。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条例更为宽松,此外新交所还推出了减免权证发行商手续费等优惠措施,所以在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中海油挂牌当日,新加坡交易所便推出10多只备兑权证和结构性产品,而港交所不得不落后一个月。
尽管港交所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它丝毫也不敢怠慢,在2006年9月份
招商银行H股上市之前,港交所修改了其上市条例,缩短了权证发行的日期,批准权证发行商在大型新股上市首日即可提出权证发行申请,最快于5个交易日后挂牌。
不过此举还是没有打败新加坡交易所,招商银行上市当日,新加坡交易所便推出了14只权证,其中4只权证当日跻身十大成交榜。5个交易日后,才有38只招行备兑权证在港交所登陆。
时隔一个月,正当全球历史上集资额最大的IPO工行即将在香港和内地同时挂牌之前,港交所再次修改条例,力图扭转每次落后于新交所的被动局面。2007年10月27日工行挂牌当日,共有34只权证在港交所上市,12只相关权证在新交所上市。此后,在
中国神华、中交建、中铁建等多只国企股上市首日,两家交易所分享了备兑权证发行的“蛋糕”。
尽管在中国内地概念权证上不再拥有先发优势,但新加坡交易所在其后增加了其他标的权证的发行,截至2007年底,新交所权证标的接近70多种,包括
恒生指数、纳斯达克指数、美国重要上市公司、新加坡海峡指数等,标的数目上要领先于港交所。港交所则在中国内地概念权证的成交金额上远远超过新交所,2007年香港权证总成交额当中约41%为中资股,约为1.93万亿港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chuangangc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