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非
博时基金的成功,是多元化的胜利。这种多元化的背后,不能不谈到博时基金向海外基金学习的努力,“拿来主义”在博时基金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少业内人士都有这样的看法,博时是最像海外基金的本土基金。
给人印象很深的是,在对博时基金的采访中,多数人不断提到海外知名的基金公司,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经历。杨锐、高阳都有海外从业或学习背景,陈亮、归江多次去海外知名基金公司学习考察。耳濡目染海外基金公司的先进做法,他们的视野开阔、思想开放,所思所想都站到了国内基金业前列。与此同时,他们又深切感受到国内基金业与海外的差距,追赶之心更加迫切。比如管理数万亿美金的BGI,全球只有八千人负责运作,核心人员仅数百人,就将如此庞大资产管理得井井有条,指数投资和对冲产品并举;又如威林顿基金,产品不断细分,仅产品的投资风格就有上百种之多,将原来看家的价值投资风格或拓展或细分,满足投资者不断增长的资产管理需求。这些都是国内基金行业尚不能完全企及的局面。
可以想见,拥有这样一大批国内基金精英的基金公司,在经过一番摸索之后,自然会选择海外知名基金公司很普遍的扁平化分组结构,也自然会产生出一种宽容、争论、个性化的企业文化,自然会淡化中国千百年难以切断的官文化,唯专唯才,不然就难以将这批精英留在博时旗下。可以设想,博时基金的这条“拿来主义”的演进之路,会成为国内基金行业的成长范本。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与A股的美好前景,中国必将产生管理数万亿资产的共同基金,这样的挑战,也只有多元化的基金敢于承受。
虽然承认海外基金为国内基金行业树立了标杆,但博时学习海外经验并非完全照搬,而是对“拿来主义”的充分阐释。他们不断思索中国国情是否会让引进的东西水土不服,陈亮说,“东西种出来了,草莓葡萄都在这里摆着,但拿进来是否管用,还要试验一下??海外是低速增长稳定,我们是高速增长不稳定;人家有卖空,我们没有这种机制;人家有大量的衍生产品可以套利,我们没有。所以很多海外的东西虽然很好学,教授一讲就明白,但直接在中国套用可能就会傻眼,这就需要中国基金行业进行创新。”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