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4月19日电(记者叶超)江前村是坐落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阿尼玛卿雪山下的一个牧业村。过去,由于缺桥少渡,牧民们出行和牲畜转场时,夏天涉水、冬季履冰。3年前,村前的小河上架起了大桥,公路一直通到县里。
村民索世多说:“全村人畜再也不用为过河犯难了。公路建好后,村里畜产品也卖上了好价钱。”
青海藏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在2004年启动,2008年国家还将在藏区6州补助16亿元,进行村道硬化。
考虑到藏区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青海省交通厅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对通往寺院、天葬台的公路进行了专门安排。目前,62条通往天葬台的公路已完成建设,合计里程212公里。
为了方便牧民出行,青海省在藏区特别是三江源地区水系发达地区,重点安排永久性“便民桥”建设。青海省交通厅以小型桥梁每米1万元、大中型桥梁每米1.5万元至2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截至去年底,青海省藏区6个州完成“便民桥”建设854座。今后3年,还将有2000多座“便民桥”陆续开工。
果洛州玛沁县玛荣牧委会75岁的藏族老人美江告诉记者,她们村旁边有一条十多米宽的河流,她的一生中多次目睹了乡亲被洪水卷走的惨象,2002年就两次出现牧民过河时失足丧命。
“2005年,政府为我们开工了玛荣桥。我们村2000多名牧民、僧人为施工人员送茶、送奶,这可是全村少遇的大喜事。”美江说。
数年前,记者曾从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城驱车前往该县的莫云乡,230多公里的路程都是牧民放牧的便道。越野车跋山涉水,从早上6点出发,天色渐黑时才到达乡政府所在地。而如今,重走这一路程时记者看到已全部修成了平整的砂石路面,河流上也架起了水泥桥。路上遇上的牧民也从过去的骑马改成了骑摩托车。一般汽车5个多小时就能走完全程。
杂多县公路局局长扎西尼玛介绍,2006年国家开工建设杂(杂多)莫(莫云)四级公路,前后共投资4000多万元。这条公路解决了沿途6000多名藏族群众的出行难问题。“我们杂多县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不到300万元,要不是国家支持,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建得起这条公路。”扎西尼玛说。
据青海省交通厅介绍,目前青海藏区所有的县城都通了柏油路,乡政府所在地也全部实现了公路连网。2000年以来,青海藏区通达公路的行政村增加了629个,剩余的行政村也将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得到解决。
“2000年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青海省藏区6个州的公路建设投资达160多亿。”青海省交通厅总工程师马忠英说,“这比当地解放以来财政收入的总和还要多。”
据记者了解,青海藏区6个州的公路里程已达39900多公里,占全省公路里程的80%以上。根据规划,“十一五”末青海藏区6州中的5个州将结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