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祥 马晓宁
作为中国电梯业的龙头企业,由中方控股的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三菱”)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之路。20多年来,其17万台电梯的下线,不只是数字的累加,更体现了中国电梯工业质和量的双重飞跃。
“这是一个小行业大技术的产业,居住、办公、活动都需要与电梯打交道,而且它有寿命。电梯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还需要不断追求节能、环保、舒适、高效、安全。”上海三菱总裁范秉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2007年,上海三菱新一轮合资开始,“我们希望2012年实现电梯年销售量5万台,年平均增长率达10%以上。”范秉勋说。
从“试试看”到增资扩股
回顾第一个合资期的20年,1987年上海三菱的销售收入为7024万元,2007年则达到63.5亿元,增长了90倍,年平均增长25.5%,累计实现销售571亿元。上海三菱自1993年以来,连续15年取得的各项经营指标都列中国电梯行业前茅。
这一连串的数字足以让范秉勋和所有上海三菱人自豪,同样范秉勋也清楚这耀眼的数字背后的不易。
1987年,日本三菱与上海电气合资的上海三菱成立,注册资金950万美元。合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进行,当时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引进了电梯技术,并且发展较好,外商们便纷纷到中国来寻找合作伙伴。
“有几家找到了我们,我们感到要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先进的国外技术,曾经与三菱、迅达、奥的斯接触过,三菱和我们接触得最多最深,最后定下和三菱合资。”范秉勋回忆说。
根据协议约定,合资初期的投资总额1700万美元,中方投资比例75%,外方25%。“但真正拿到现金是外方的25%,中方有10%,加起来现金就是330多万美金。“要拿去买设备、建厂房,(设备)买不了几台就用光了。”范秉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现在回头看,日本三菱当时是抱着‘投石问路’的心态,把我们作为一个试试看的合作对象。不仅仅是日本,其他国家的企业也是这样,所以当时的注册资本、投资比例都不高。”
尽管如此,上海三菱实现了当年开业,当年盈利。第一年便生产了861台电梯,营业收入7000万元,盈利900多万元。这让日本三菱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前景,开始考虑增资扩股,专门派了副社长来上海考察、洽谈。
但是麻烦也随之而来,范秉勋说:“1989年上半年,受国内外局势的影响,个别外商企业选择撤资。日本三菱虽然没有撤资,但实际上已经开始降温,并在泰国建立了一个新的工厂,我找到日本三菱要求增资和技术转让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这使上海三菱的资金处于一个很紧张的状态。“企业的流动资金十分匮乏,我们通过工会动员,干部带头,取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职工把家里仅有的钱存到厂里指定的交通银行账号上,获得了交通银行1000万元的贷款。”范秉勋感慨道。
解决了资金困局,借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上海三菱搭上了房地产市场的“直升电梯”,一路发展至今。上海新建的3000多幢高楼大厦,为上海三菱电梯带来了广阔的市场,至今,这些高楼里运行着近3.6万台上海三菱品牌的电梯。
范秉勋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中国整个电梯的年需求量逐年上升,2007年已经超过了18万台,这能反映中国房地产热和房地产方面的需求。房地产的需求,老百姓居住条件的改善,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发展良机,我们在这个机会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1987年,上海三菱成立之初便决定走中方控股的道路,这个双赢的选择,既有利于利用中国本土优势帮助三菱品牌打开市场,也有利于上海三菱的自身发展。
在许多人看来,中国电梯业和轿车业有相似之处,都是国外品牌大举投资中国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唯一有差别的是,中国生产的电梯已在国际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明显比轿车行业快。
范秉勋说,一部电梯本身是几千个零件的合成,而且内含许多芯片,许多零件必须由电脑控制,全身“神经”丰富而敏感。2007年,上海三菱自主创新产品占总销售量的66%,在与外方合资过程中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进步。
“关键在于上海三菱是属于中方控股的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开发上有主导优势,而由外方控股的合资企业则往往被人牵着鼻子走。”范秉勋认为。技术突破目前是上海三菱乃至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目前在中国运行的每秒6米以上的中高端电梯没有一部是国产的。“我们公司未来几年主要自主生产每秒6~8米的电梯,我们要学奇瑞,要有自己的东西,别人的东西是不会给你的,随时都可能拿走。”
范秉勋的名片很有意思,正反两面印着不同的公司商标,意味着这家电梯生产企业的股权结构之争正在导致公司的战略变化。“正反两面印着不同的商标,代表公司的双品牌战略。”
1994年起,为了尽可能多地分享到中国市场这块“蛋糕”,日本三菱也开始不断地要求增加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
1995年,经双方协商,上海市有关部门批准,日本三菱所占股份从原来的15%增加到32%。股份变更后,中方仍持有上海三菱60%的股份,依然保持了控股地位。在20年合资期满之际,针对即将延续的新一轮合资,中方依然坚持控股。
随着中国电梯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日本三菱与上海电气进一步加强合作,在中国设立了第二个合资企业,由日方控股60%,合资期限达50年。
针对外界对新成立的公司是否会与原公司同业竞争的担忧,范秉勋表示,合资方已经定下了双品牌战略,分工合作,新公司引进高端技术,上海三菱立足自主技术开发,当然也要动态引进新技术。
电梯业正上演“肉搏战”
近20年是中国电梯业的一个飞速增长期。1978年全国在用电梯1万多台,去年全国在用电梯已经达到90多万台。按照现在需求的情况,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除去出口的2万多台,去年,中国电梯的年需求量约为19万台。从2006年起,中国电梯市场销售额开始达到300多亿元,并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
如何“分享”这300多亿元的市场?
中国电梯业正在上演“肉搏战”。目前,全国有注册电梯企业达400家,其中三菱、奥的斯、迅达、东芝等13家大型电梯企业占据了电梯市场80%的份额,销售额达销售总额的85%。
据介绍,浦东陆家嘴地区许多金融大楼都安装上海三菱的电梯,上海三菱在上海市场的份额占21%,全国市场年平均占有率达18%。“我们还拿了北京奥运会的项目,新的中央电视台大楼也是用我们的电梯,公司每年在北京要卖掉2000多台(电梯)。”范秉勋不无自豪地透露。
电梯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要做好却很难。”造了一辈子电梯的范秉勋说,行业投资回报率高导致了各方资金蜂拥而入,如今全球电梯知名品牌都进入了中国市场,行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
尽管中国电梯市场在未来5至10年仍呈增长趋势,但对那些小企业来说,在大企业夹缝中“生存”更加困难。范秉勋认为:“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上升,目前中国的电梯企业会逐步淘汰100家左右。未来中国的电梯企业有30~50家就够了。”
值得注意的是,电梯是一种“长寿”产品,企业产能不应无限放大。范秉勋说,未来电梯企业不能光靠生产盈利,也要从服务中“掘金”,安装和维修保养将是一块稳定的利润来源,“到去年底,我们一共生产了17万台电梯,维护保养了5万多台。这个工作我们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做。”安装和维修保养服务,将是决定未来电梯企业竞争的砝码,服务网最终能撒多大,意味着这家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有多大。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