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证券频道 > 证券研究_证券频道 > 行业研究_证券研究_证券频道

“股市综合症”与投资者教育

⊙诸葛立早

  
  
   何为“股市综合症”?按照广州武警医院心理科主任李炜的最新说法,就是在股市持续走低情况下,市民最容易患的除了抑郁症外的症状。 一些股民炒股亏损、套牢后,心理失衡、难以短时间内自我调节,往往出现了包括焦虑急躁、夜不能寐、减少人际交往、沉默寡言等征兆,有的甚至会伴随头痛头晕等生理征兆。
在沪综指已经“腰斩”的环境下,关注在中小投资者中已经出现的“股市综合症”,我认为,不是危言耸听。

  
   我请教了一些证券公司营业部的朋友,他们也认为这位心理医生言之有理。在他们那里,实际上已经注意到让“股友”之间互相开展心理疏导。虽然有些股民只是零星出现某些不良征兆,大家仍及时对其开导和劝慰,使其从自我困扰当中走出来,或通过寄情于工作、学习等方式淡化股市的影响;如果情况较严重,伴随各类精神异常症状出现,则及时与家人联系或找专科医生治疗。他们还制定了一条“股规”:不翻旧账。去年股市行情不错,一些人在股市上投了大量金钱。如果他的家人当时曾极力反对,现在可能会忍不住想翻翻旧账。假若家人翻旧账,就可能会令他真的以为,他在最在乎的人面前失败了,这种感觉叫人难以承受。为此,他们写了一封“小笺”:如果你的家人只是小败,无妨口头上刺激他一下;如果他有很大损失,不管你多心疼,不要翻旧账,而是告诉他,你在乎的是他,而不是他的成败。据说,此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由此想到,这实际上也应该是投资者教育的内容之一,而且是当下值得推广的一种好方式。虽然资本市场具有健康的内在发展动力,但股市风险是始终存在的,这是股市的规律性之一。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避免投资风险。针对不少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投资的认识能力还不强,风险控制能力较低的实际状况,使投资者了解市场存在做空和做多两种趋势,一些股票价格走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当它们的定价已一定程度脱离基本面时,回归其本来的价值是不可避免的。应该承认,以风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投资者教育活动,是收到成效的。

  
   现在,市场的风险真正到来时,当大部分股民已经品尝到风险的滋味时,投资者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在“全国证券业协会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在市场波动时期更应加强投资者教育,积极进行市场引导。这不是“救市”,而是对市场必要的适时调控。只有这样,才能将投资者教育和利益保护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增强发展证券市场的信心。个中道理很浅显,投资者教育最终是通过投资者内因发生作用的,我们除了要利用各种渠道给投资者创造学习的环境,让投资者有条件获得投资知识,提高投资水平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如一地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理财指导,真正把价值投资理念作为投资者教育的最根本的内容,从而帮助和引导投资者真正将证券市场作为科学管理财富的平台。以我观之,这种个性化服务应该包括心理医疗。前些日子,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郑学勤曾感慨系之,中国人爱好博弈好像已成了公论。其实,这里也许有更深层的东西。去年他在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翻译的两本期权书写前言时提到,在西方人眼里,中国所拥有的如此巨大的中小投资者和交易者群体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欧洲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想要培养出一个个体投资者的市场,到现在也没有成功。在投资者教育活动中,注意对“股市综合症”的防范与医治,这是爱护巨大的中小投资者和交易者群体这笔宝贵的财富。

  
   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社会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在证券市场上也应该有所体现。

  
  (来源:上海证券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