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股市有赖于合理的调控
●市场机制不健全需政策调节
●政策调控可以弥补制度缺失
●外部环境变化需要调整政策
中国股市的剧烈波动,引发了人们关于政府是否应该实施政策干预的热烈讨论。
第一,中国基本社会经济制度具有鲜明的转型特色,其重要表现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各种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资本和劳动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商品流通受到各地区政府的行政限制。这个市场不是完全自由和开放的市场。这样,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都难以由市场供求来形成。市场处于分割状态,资本收益也存在地区和行业的差异。
沪深股市是为了国有企业转制而建立起来的,其建立的理论根据是“摸着石头过河”试错式的改革思路。因此,中国股市具有不同于成熟市场的鲜明特色。依靠上市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意向,在整个社会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并不必然会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这种经营业绩不佳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存在,对优质企业会产生负面的外部效应。沪深股市既然承载着为国有企业转型的使命,政府就必须为其运行结果负责。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的系列问题,包括股权分置,均带有浓厚的政策安排的色彩,自然它也要反映到股市上。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府政策对股市的特殊使命。
第二,在股票市场存在制度缺陷的情形下,需要政府的政策调控来抑制股市的不正常剧烈波动,以弥补制度的缺失。
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收益分配对流通股东利益的侵蚀,市场的狭小以及缺乏买空机制,缺乏股票指数期货对市场的减震和稳定作用,难以抑制市场的剧烈波动。投资者难以通过股票市场分享上市公司创造的利润,获得的红利收入也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进入市场买卖股票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博取价差收益。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从制度缺陷看,当前主要表现为“大小非”解禁后股票流通的制度设计和上市公司的巨额再融资。
在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方面,我国一方面存在着一般资本市场的一些助涨助跌机制,另一方面存在着源于制度、机制设计不合理而形成的特有的助涨助跌机制。制度缺失以及政府对企业上市步伐、基金审批的控制,都体现出政府政策的烙印和意向。当由于这些因素导致股市不正常波动时,政府就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政策调控。
第三,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的股市下跌,初期部分地反映了市场对价值的理性回归。而股市的持续下跌,经济不确定性加大是根本原因。其中,外部因素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这种特殊的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大背景下,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和非流通股的减持流通及巨额融资计划加上较高的交易成本等制度安排的综合作用,终于引起中国资本市场的“非理性萧条”。这给中小投资者造成了巨额损失,并对银行体系带来威胁,进而会对整个实体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破坏性影响。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存在着制度缺陷和助涨助跌特性,也存在着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完全由市场决定股票价格,并不能保证价格的合理性,甚至会产生极不合理的暴涨暴跌,不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资本市场建立起来之前,各项制度的不完善必须由合理有效的政策调控来弥补。同时,即使在国外相对完善的股票市场,当市场产生过大幅度的波动时,政府也会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加以调节,防止市场的非理性恐慌破坏市场基础。所以,当我国股市波动幅度超过一定程度,表现为非理性的涨跌时,政府及监管部门应适时出台合理政策措施稳定股价,以免危及我国股市的存在基础和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何平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