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总需求猛烈增长主要是货币供给高增长推动,不排除食品价格上升导致消费倾向"被动"上升引起的"额外"通货膨胀,但前者是主要的。”4月27日,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13次报告会上指出,中国经济长期的增长没有太大问题,但主要风险是高通胀时间过长。
宋国青认为,考虑到粮价大幅上升的风险,粮价和其他资源类价格低价不利于供给等问题,需要进口抑制总需求,理顺价格结构。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朗润预测”显示,15家国内外研究机构预计二季度我国GDP增速为10.5%,CPI涨幅为7.8%,工业增加值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2%,零售总额增长20.4%,出口增长19.5%,进口增长24.4%;二季度末,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83∶1。
宋国青表示,“生产弱共振,需求强脱钩”,不必担心顺差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对于需求结构变化引起的生产减速,也不可以简单用内需扩张的手法来减弱。在目前情况下,出口部门生产能力利用不足,供给国内需求的生产部门增产弹性很小,扩大内需主要引起通货膨胀和进口价格的上升。
对于二季度是否加息这一问题,参与预测的13家机构分歧严重。6家机构预计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上调27个基点至4.41,而另外7家机构认为不会加息。宋国青预计,二季度将加息一次。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