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博众研究
紫金矿业每股发行价7.13元,07年市盈率高达40.69,又一个高市盈率的新股落地中国股市。4月25日上市,紫金矿业以9.98元开盘,相比发行价溢价40%,上午走势平稳,下午1时15分从10.2元迅速拉起,在一个小时内拉高至22元,大涨200%,其静态市盈率高达125倍。
当天在高位抢筹的大多是散户,大部分投资者一天还不到就套牢了30%以上,噩运远远没有结束,在随后的26日、27日无量跌停,跌停板上的封单超过了400多万手,买盘几乎无人问津,紫金矿业熊途漫漫,何日是尽头?
是谁造就了新股的高价发行,是谁导演了首日的疯狂拉升,是谁该为散户投资者严重的损失负责?首日开盘主力机构利用筹码集中的优势和资金优势,等到换手率达到较高的时候(一般超过70%),迅速扫筹拉高股价,诱惑散户跟进(机构一般有估值标准,所以不会轻易高价跟进),然后出货获利,跟进的散户集体套牢。紫金矿业的操作手法绝不是第一例,06年的中工国际,07年的拓帮电子、中石油都是前车之训,我们在思考尽管有过这么多血淋淋的先例,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投资者飞蛾扑火?
这当中固然有散户对估值标准的缺乏和风险意识的丧失等原因,但每个投资者都是利己主义者,无论是基金、私募、QFII等,投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盈利,首日疯狂操作股价的机构能够这样横行无忌,无视纪律的存在,也是利益在驱使,我们不大可能去教育每个机构投资者,教育他们关心散户投资者的利益,减少自己的利益,培养他们爱人之心。所以根本的问题不在他们,而在于制度的缺陷,或者说制度跟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具体情况的不适应,还有就是违规的成本太低。
从紫金矿业事件折射出了当前的几个制度性问题:
第一,新股发行价过高。一级市场新股发行价过高是泡沫的源头,源头不除,泡沫不止。07年中国石油以22.4倍的市盈率发行,远远超出了国际石油行业的市盈率水平,国际知名的石油公司一般不超过12倍,壳牌的市盈率不超过10倍,而中国石油无论从市值还是从销售收入、盈利来看都可以列入全球五大石油公司之列,如此大的蓝筹很难保持持续的高增长已经成为共识,高市盈率自然难以维持下去;而紫金矿业相比中石油有过之无不及,发行市盈率居然超过40,要知道国内有色金属18倍市盈率,国际上普遍低于15倍,40倍发行确实需要勇气,不过中国做到了,紫金矿业做到了。而且,当前贵金属的行情处于景气周期顶峰,即使未来还保持价格上涨,可以说07、08年的业绩很可能离业绩顶峰不远,一旦景气周期一过,盈利下滑,市盈率岂止翻番,可以预见到时候紫金矿业很可能成为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敢接手。
第二,新股申购制度不合理。当前新股制度是采取按资金申购的方式,即谁的资金多,中签的概率就大。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市场的不成熟,一二级市场长期存在高溢价的现象,导致无风险套利机会。这样的结果就是社会闲散资金、公司的资金、银行的资金、热钱等各种资金进入一级市场打新,资金处于劣势的个体投资者中签寥寥无几,几乎跟新股的红利无缘,这样造成了两种结果:其一,导致了股市的不公平性,即没有为股市做贡献的资金获得了大部分的新股红利,一直为股市做贡献的中小投资者申购几乎全军覆没,严重违背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其二,机构投资者利用资金优势申购到了大部分的新股筹码,导致在二级市场上市时极易利用筹码优势操纵股价,造成股价疯狂飙升,随后出货套牢跟进的中小投资者,严重违背了严禁操作股价的法规。这就是中石油、紫金矿业等新股首日高开高走,随后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申购制度不改革,大资金操作新股,疯狂投机的现象是不会得到遏制的。
第三,违规成本太低。新股上市股价被操纵的例子屡禁不止,尤其是在证监会倡导加强市场监管的风声下顶风作案,他们的勇气来自哪里?很明显是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该类违规操作的监管力度不够,查处力度不够,另外就是投机者的违规成本太低。如果监管机构不针对《证券法》上的相应条款,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地查处并处罚,证券市场的持续将越来越混乱,投资者的信心将倍受打击。如果监管机构对这种严重操作股价的行为不采取行动,将无法向千千万万的投资者交差,在其位必谋其事,否则我们要证监会干吗?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