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9日电(记者姚玉洁黄庭钧)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9日在此间表示,同国际上金融中心的客观标准相比,上海在金融业发展环境和自身建设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
陆家嘴论坛,以“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为主题,9日在上海举行。
刘明康在此次论坛演讲时说,上海银行业的发展和其他行业一样,“非常令人欣喜”。这种“欣喜”突出表现在,一是发展质量较好,上海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是全国最好的;二是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上海是银行业机构种类、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三是国际化的程度在全国是最高的。
“上海是外资银行机构最为活跃的一个城市,去年我们提倡进行法人化的转制,外资银行有九成以上选择上海作为注册地。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数量现在已经达到14家,正在排队申请的还有四五家,在沪的外资法人银行的总额,占到全国外资银行总额的比重将近60%。”刘明康说。
“但是,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同国际上的金融中心标准相比,上海还有很大的差距。”刘明康说,一方面,上海金融业的发展环境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应当继续推进完善市场化建设的进程,注意吸收国际上各个国家在建设金融中心中的良好做法,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完善执法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应当进一步加快对税收方面的研究,尽快地出台税收方面对金融业稳健运行、科学发展的配套支持。这些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上来统筹考虑,循序渐进地给予解决。
另一方面,刘明康认为,上海自身也需要加快做好相应的建设。“比如说要优化整个信用文化的建设。推进信用文化的建设,这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推进理念的转变,为信用文化的建设做出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安排。”
其次,要进一步优化上海地方金融服务的软环境,进一步完善高等和专业的金融教育,使它能够具备新的国际水准。
最后,“应当是增强为全人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打破我们现在的行政范畴框框,努力去吸引、培养和真正地留住金融业的人才”。刘明康说,这一点非常关键。根据估计,纽约华尔街的金融从业人数在40万人左右,伦敦也在25万人到30万人,而上海到去年年末只有十几万人。更重要的是在专业素质和服务的质效、敬业的态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