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0日结束的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都表示,要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确保金融安全。而在跨境资本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热钱。据专家估算,到今年年底,涌入中国的热钱规模累计将达到6500亿美元左右,堪比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热钱流入当地的水平。
国际热钱进入中国早已不是新闻,但是,央行关注热钱则是新闻。
尽管进入中国的热钱早已不是央行所认账的几百亿或一千多亿美元,而是由此前传说中的3000亿上升到了今年底可能达到的6500亿美元,但有关当局的应对政策似乎并不是根据热钱的多少来制定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关心程度来制定的。
还在“钱太多了”的判断语惊四座时,一个错误的决策就为更大的错误埋下了伏笔。房地产开发的城市化战略和证券市场加快扩容提升证券化率的战略,成为吸收流通性的首选。实际上,有关当局也许根本就没有弄清楚那些“太多了”的钱是怎么多起来的,殊不知就在基金在成10倍成百倍地扩张,IPO更是动不动就创出新的世界纪录的同时,冲昏了国人头脑的房价、股价泡沫的飞涨,也为蜂拥而入的国际热钱提供了世界上最好的赚钱机会。据说,这种暴利是他们要 “在成熟的国际市场上花10年甚至20年才能赚到的钱”。
尽管一个不胫而走的 《境外热钱在国内非正常流动调查报告》早就发出流入中国的国际热钱有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的警告,但当局不仅矢口否认,而且在坚定不移地把调控的目标盯住国内过热的投机资金的同时,对国际热钱则总是曲意逢迎得恰到好处。就在巴菲特已经开始在中国香港抛售中石油H股的时候,A股市场异乎寻常地启动了以中石油为首的红筹股回归计划,而且还突如其来地宣布了开通港股直通车的消息。阴差阳错的政策带来的必然是阴差阳错的结果。为什么没有发生次贷危机的中国,股市跌起来比发生了次贷危机的美国股市更厉害?问一问中石油和港股直通车就可以了。中石油的上市对于A股市场与其说是6000点高空的 “空中加油”,不如说是导致6000点跌到3000点的倒栽葱式 “空中刹车”。而港股直通车把港股从20000多点忽悠到31000点,除了方便国际资本的 “抢钱”之外,无论对于中国香港投资者还是内地投资者都是一种严重的误导。
最近上证所提交证监会的一份报告也许更能说明问题。报告显示:从1月初至3月25日,53家QFII在A股上的操作大部分为减仓,而其累计抛售规模为234亿元;从3月25日起,QFII开始反手做多……到4月中旬上证所报告截止时,QFII已完成146亿元规模的建仓。其实,报告并没有提到在过去的一年QFII究竟大赚了多少,然而,值得注意的显然并不是QFII的减仓建仓为什么如此恰到好处地掐准了市场涨跌转换时机,而是有关的政策为什么早不救市晚不救市,恰恰在给QFII增加额度之后的不久启动了救市?这与其说是救了A股,还不如说是成全了QFII。当然,受惠的也包括与QFII“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国际热钱。
现在,时间又到了这样一个蹊跷的时候。跌得太惨的A股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即使是最值得期待的奥运机会也还没有到达炉火纯青的火候,而国际热钱却据说又到了撤退的时候。就在这样的时候,央行的关注如果依然意味着对内调控的“提前量”,而对外则不啻老是慢了一拍的“马后炮”,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不仅未必阻挡得住热钱们的满载而归,说不定又将以本土投资人地板价的割肉,为人家再次提供一个绝佳的抄底机会。
对于一个被美国的次贷危机消除了国界时差区别的世道来说,国际热钱显然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金融风险的风源和险种。对于一个对内小心到将良民当家贼,对外则大方到不惜开门揖盗的“政策市”来说,热钱的进出自如则是不奇怪的。可怕的不是热钱的究竟有多少,可怕的是政策的非理性关注反而成了对热钱的成全。如果热钱就怕政策不关注,而国人却偏偏最怕政策的关注,这样的阴差阳错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