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郭渭鹏周欣鑫
位居国内航空产业实力之首的陕西,占有全国航空领域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大多数的高精尖设备,还是全国唯一拥有两个整机生产企业的省份,2007年国家大飞机项目立项后,大型运输机设计和总装都落户陕西,使得陕西在大飞机项目中承担了一半以上的生产份额。
在国家的大飞机战略规划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陕西,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如何行动,新形势下的陕西航空工业将走向哪里,连同大飞机项目一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日前,本报记者有幸同参加一航西飞五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陕西省副省长洪峰相遇,为上述问题找到了答案。
洪峰副省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陕西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明显的国内比较优势,陕西省政府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航空产业发展战略,即按照“三机并举、带动配套、集群发展”的思路,以大飞机为长线、支线飞机为中线、通用飞机为短线,带动航空零部件加工、改装维修、机载设备、航空新材料和航空培训等产业的发展,依托航空专业化园区,构建布局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和规模庞大的航空产业集群,并努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从天空到地面的立体化产业发展格局。
据洪峰副省长介绍,现在陕西省正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产业发展理念,大手笔谋划“一基地五园区”的航空产业布局。“一基地”即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五园区”分别为阎良航空制造园、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咸阳空港产业园、宝鸡飞行培训园和汉中加工制造园,这将是陕西省今后发展航空产业的重要平台和工作抓手。
洪峰副省长表示,有效整合了陕西现有航空产业资源的“一基地五园区”未来将会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配套完善、功能互补、五区联动的航空产业发展大格局。同时,陕西将配合这些航空专业化园区建设,重点构建由航空主干产业、分支产业和配套产业构成的产业集群。
“发动各界力量,让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到航空产业项目上来”是洪峰副省长强调的另一个重点。一直以来,国内航空产业的主要力量在国企,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承担国家任务的主体。今后,陕西在把大飞机项目作为长期战略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大飞机项目中的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打破民营企业进入航空制造业领域的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登上航空产业的大舞台;此外还将抓住航空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机会,通过转包生产和联合发展等方式,逐步掌握和储备关键技术,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作为国内航空产业的大省,洪峰透露,陕西有责任在政策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先行一步。包括制定协同连贯的航空产业规划;创造宽松的土地、财税环境;保证足够的财税投入;大力发展航空展会、实施区域产业整体营销;对航空配套产业大力扶持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经验积累、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是发展航空产业的三大关键因素。根据洪峰副省长介绍,陕西在航空装备制造业领域既有比较成熟的运营经验,又有高精尖的技术积累,但市场化方式才是解决产业投入的最终途径。因此,陕西省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国家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产业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航空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大力引进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产业投资机构,在全省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投资群体。
针对大型飞机研究的迫切要求,国内航空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尚有较大差。对此,洪峰副省长表示,陕西省政府已经设立了专项基金,在积极培养人才的同时,还鼓励航空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高端人才的争夺战,争取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方面有所创新。
(来源:证券时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