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已到最危急时刻。5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午抵达绵阳南郊机场后立即在机场主持召开会议,指出抗震救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民群众生命作为重中之重。要继续尽最大可能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
这次地震,强度和范围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温家宝总理16日上午接受采访时如是说。总理离川返京时强调举全国之力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尽管震后72小时的黄金时间已经无情流逝,但生命救援仍有可为的空间。山区的人民能吃苦,生命力很坚韧,只要尚有喘息空间,救援及时到达,不少受困者仍然可能逃出生天。我们祈愿救援部队在和时间的“战争”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战果。
在抗震救灾的第一阶段,重中之重是救人,接下来,除继续救人之外,卫生防疫和灾民安顿成为另一大重点。和打硬仗的抢险救人不太一样,卫生防疫和灾民安顿都是日常化的工作,需要包括援救者、安顿区居民和灾民在内的整个社区的团结合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也更需要作为大后方的整个国家的鼎力支援。未来几个月,在重建灾区方面,社会力量则不仅大有可为,而且需要新闻界仍然长期坚持和关注。目前阶段,社会赈灾募捐已经成为大后方的最大热点。
如果说,此次抗震救灾,各种现代传媒的全天候跟踪报道,对于政府和军队的抗灾行动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鞭策和监督力量;那么,现在各种传媒的报道和信息的快速披露,对于后方的企业和企业家,对于每一个公众人物,也都是一种强大的鞭策和监督力量。信息公开,不仅是对政府的考验,也是对每一个企业和公民的考验。现在,舆论的一个关注重点,就是国内企业和企业家对于此次抗震救灾的基本态度和反应。
如果仅就捐献本身而言,企业、企业家或公众人物是否捐献,究竟捐献多少,是否对此次震灾的捐献一定要超过对国外灾害的捐献,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旁人无需置喙;企业家也有权利认为自己和这个国家这次灾难毫无关系。但麻烦是,企业和企业家必须要靠市场、社会和消费者来发展自己,而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又大多认为每个企业、每个公民都和国家命运有关系,都应该在国难来临的时候出一分力,而且身家越厚的人这个时候应该出手越大方。企业和企业家这个时候如果沉默或者太过小气,极有可能会令其公共形象大打折扣。
企业要想有长远发展,不得不有企业公民意识,这是信息公开的时代确立的新的游戏规则。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信息传播的渠道,除了各种有编辑平台的媒体之外,另一重要渠道是QQ、MSN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结成的各种群体。这些群体之间传播的文章和视频未必发表但影响巨大,而且反映一个数量巨大的群体的意见。目前,不同企业、企业家和公众人士的捐献表现,在网民中不停地总结和流传,对企业公共形象影响巨大。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企业而言同样如此。当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应该为震灾有所奉献才是一个真正有品牌的企业的时候,注重公共形象的企业恐怕怎么也要有所表现。
无数手头并不宽裕的普通人都行动起来了,有句话说得好,“温总理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现在我们要说: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于公于私,现在都是那些还未出手或者出手有嫌不够的企业和企业家出手的时候了。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