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璐 本报记者 曹元
“27、21、10、6、2”??这是香港创业板从2003年以来至今的上市公司数目。
越来越少的公司让香港联交所对创业板的未来进行担忧,5月14日,联交所发布的一季度报告中专门对创业板进行检讨,并指出创业板未来的发展道路:香港创业板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就是二板市场以及跃升主板的“踏脚石”。
香港创业板“触礁”
实际上,除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与英国AIM市场外,全球创业板能谈得上是成功的寥寥。
即便包括被称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在创业板市场上都不可避免地“触礁”。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挂牌公司主要集中在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每年IPO筹资额可与纽约交易所旗鼓相当。
据统计,1992年到2003年,纳斯达克市场IPO筹资额达到2310亿美元,与同期纽约交易所相比,仅少于后者8%左右。而英国AIM市场共计IPO有1693家,融资总额324亿美元,其中包括345家海外公司。而仅2007年AIM IPO数量就达到182家。
相比之下,香港的创业板市场总体走势在经历了初期成立的火爆场面之后,一直比较疲软。截至2008年4月,香港交易所IPO共计197家,融资总额约达120亿港元,远远低于纳斯达克及AIM市场。目前,香港创业板的主要问题在于市盈率太低,交投不活跃,造成市场信心不足。
粤海投资公司高级经理侯心冰表示,“香港(创业板)市场上的投资者太看重眼前利益,以为高风险肯定高利润,希望开市赚了差价就走人,结果把市场当短炒乐园,搞得之后冷清。”
其认为,香港创业板的疲软反映出创业板市场乃至香港金融市场中存在内在的缺陷,其中一直为人诟病的则投资者结构错位。由于创业板的性质决定了其投资者应以了解市场风险状况,承担风险能力较强的成熟专业机构投资者组成,而早期香港创业板则被非专业的散户主导,投资者“炒短线不炒长线”盛行。
转做主板“踏脚石”
站在十字路口中央徘徊不前的香港创业板这次似乎找到了出口。“香港创业板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就是二板市场以及跃升主板的踏脚石。”5月中旬,香港交易所重新为香港创业板下了定义。
根据联交所5月2日刊发的有关创业板改革的上市规定,申请人在前两个财政年度的净现金流合计不少于2000万港币;审批创业板新上市发行人的权力将由创业板上市委员会转授予上市科,而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将保留监察、处理上述及制定政策的责任;创业板上市发行人的持续责任将更紧贴主办的规定;现有创业板发行人须由新规则生效日期起遵守新规则,但公众持股量规定则设三年宽限期;由创业板转往主板的程序将予以简化,而所有创业板转板申请人的主板首次上市费将获减50%。
这次改革的核心在于引入了全新的数量化资格要求,以及简化由创业板向主板上市的程序。
不过,深圳信科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郑海滨博士认为,由于香港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修订还未完全实施,判断香港创业板改革孰优孰劣为时尚早。本次改革主要集中于创业板上市要求的量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香港创业板的上市门槛。
相对而言,在港上市必须经过证监会办理一系列手续,因此内地发展良好的中小型企业更愿意选择本土市场上市。香港创业板经过改革是否能提高其活跃程度,还需较长时间观察。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