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斯皮德专栏]中国石油的需求曲线
从短期看,中国的石油需求将持续上升,但长期的需求增长会逐渐放缓
2008年5月初,世界原油价格上涨至每桶120美元,一些分析员预言油价可能会上涨至每桶200美元。
与此同时,随着政府抑制能源消费的政策开始起作用,中国的能源消费强度正在稳步下跌。官方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能源强度下跌了3.27%, 而2006年的数字是1.23%。但是抑制能源需求的政策绝大多数针对工业领域,特别是重工业,并更多针对于消耗电力和煤炭的工业,而非石油。未来,主要针对于运输业石油需求的发展趋势则很难预料。 带动中国石油需求上涨的主要动力是交通、石化、农业以及民用液化天然气行业。交通行业是政府多年推行抑制石油消费政策的领域,不过收效并不理想。到目前为止,交通政策更加着重于道路建设、汽车制造和私家车的广泛普及。这些因素加上政府长期的油价管制更加速了石油消费。从2000年起,跑在路上轻型汽车数量增长了3倍,到2015年可能会再翻2到3倍,只是最近一些城市才开始着重投资公共交通领域。 预测油价的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战略石油储备。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已经筹建多年,并完成了数个储备网点,对战略储备填充的速度和规模将对油价产生不确定影响。
正如经济增长减缓一样,其他一些因素还会同时抑制石油需求。严格的燃料效率标准和对大型新交通工具更高的税收将抑制长期石油需求。同样的,发展液化煤和生物燃料的计划也会抑制中长期原油需求。在短期,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以降低发电和其他行业对石油的需求。 所以,展望未来几年,现有预测显示,中国石油净进口可能从2007年的近2亿吨增长到2015年的3到4亿吨。有观点认为西方经济衰退将会产生深远影响,而中国将会成功抑制石油消费,并因此预测中国净进口将接近3亿吨的水平。也有观点对西方经济衰退持乐观看法,并对中国政府的石油政策持消极观点,并因此认为中国石油进口会在更高的水平上。
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短期前景。2008年第一季度,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水平都增长了近15%。鉴于被限制供应的各项举措,比如包括石油公司为控制亏损而压制产量(见我上个月的专栏),实际的消费能力应超出这个水平,而农业用油的季节才刚刚开始。 有关部门近几周开始着眼于保障供应,这一做法预计至少会持续到奥运会时。有关部门劝告石油公司扩大进口、提高炼制量,并同意补贴不仅适用于中石化,而且适用于中石油,此外,补贴的发放基于每月而不是每年。这个新政策可能不仅为保障这些公司的商业利益,更反映了有关部门支持这些公司国内股价的愿望。担心通货膨胀升级也让政府持续施压限制对汽油、柴油最终消费者的价格上涨。 因此,在短期各项因素将会带动石油需求持续上升。此外,广东持续电力短缺可能会推动柴油发动机的使用,这会进一步推动石油需求上涨。在2003年和2004年,类似的电力短缺就曾造成大规模的原油需求攀升。 (作者为英国邓迪大学能源法律政策中心主任)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