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品卫生状况和潜在危险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对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做好卸货、储存、转运、分发的卫生指导工作
提供小包装的复合维生素,提供大葱、生大蒜等具有防止肠道传染病的食物
出现群体不良反应,要立即就近报告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或医疗救援人员
向集中供餐场所提供冰箱、冰柜、微波炉及消毒柜
如何保障被集中安置或疏散灾民的饮食安全,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刘秀梅。
她疾呼,灾区当地的饮食环境恶劣,密切关注食源性疾病,控制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多数灾民被集中安置在体育馆或在空地搭建的临时住所,人员密度大、环境条件差。既缺少食物来源,也缺少烹调用具和安全的食品加工用水。
食物来源广泛,污染环节增多。全国各地,包括海外向地震灾区运送了大量的包装食品。食品原料的二次污染或交叉污染严重,可能造成食源性致病菌以及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这些因素构成的饮食环境存在着食源性疾病(包括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发生的潜在危险。
食用包装食品,或集体用餐后,如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出现群体不良反应,要立即就近报告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或医疗救援人员。争取使患者在第一时间获得合理的救治,食品卫生监督人员要迅速逐级上报、查明原因,有效控制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对灾区的食品卫生状况和潜在危险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考虑地震后期或重建阶段的食品安全保障。
认真做好进入灾区救援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对送往灾区的食品要严格分类检查其卫生状况、注意食品包装、保质期等标签说明。对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做好卸货、储存、转运、分发的卫生指导工作。
向灾民和救援人员提供小包装的复合维生素,以缓解灾区因蔬菜缺乏而造成的维生素缺乏;向灾民和抗灾人员提供大葱、生大蒜等具有防止肠道传染病的食物。
向集中供餐场所提供冰箱、冰柜、微波炉及消毒柜等,也应随救援食品一起运往灾区。
严格出厂检验、严格卫生监督,保障灾区所有人员供给食品的安全是第一关键环节。
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告诫灾民和救援人员,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和不清洁的水。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