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特派记者汪万里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绵阳九洲体育馆成了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数万村民曾被转移到这里。不过,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十辆大巴正在将部分村民转移出去,“我们是回家。”背着大筐、排着队的村民说。
在九洲体育馆门口,绵阳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刘绪龙告诉记者,前天到昨天,总共已经有北川等地的上万名村民从九洲体育馆转移出去了,“明后两天还要转移,只有回到家,才能真正开始自救”。
村民乐于返乡重建家园
昨天中午,记者赶到绵阳九洲体育馆,体育馆门口设置了两道消毒措施,无论是人还是车进入都必须消毒。
而在体育馆的台阶下,北川县旋坪乡的村民一个个正背着大包小包排队。
韩文友抱着两个双胞胎女儿,一个叫蒲婷婷,一个叫蒲青青,两姐妹胖乎乎的脸蛋非常可爱。韩文友说,地震中房子塌了,但人都还在。“现在正等着一起转移去安县的永安镇,那边已经盖好帐篷了。”
50岁的金光银背着82岁的老父亲金云才也来排队。老人身体不好,腿脚不便,只有让儿子背着走路。金光银说:“政府都给我们安排好了,我们要转移了。”
同样排队等着转移的还有来自北川县片口乡的村民。自从地震发生后,村民们就搬到了这里,对于现在转移,村民都感到很高兴。车来了,工作人员给每个村民发了一袋救济的食品和水。
几万人在体育馆不利防疫 在九洲体育馆门口,记者找到了绵阳市委宣传部的负责人刘绪龙。他告诉记者,“前两天已经转移了5000多人,今天还要转移5000人”,他望望排队的村民说,就是现在车辆调配不过来。
据刘绪龙介绍,这上万村民从九洲体育馆撤离之后,体育馆内仍有近万村民。这些村民在明后天,只要符合转移条件的,也都要转移,“只有回到家乡,回到土地,村民才能真正生产自救。”
刘绪龙说,这几天灾情已基本稳定,乡镇一级的组织重新建立了起来,以乡为单位进行转移,村民都非常配合。“抗震救灾现在的重点是防疫,几万人拥挤在九洲体育馆,防疫工作难控制,转移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沿途已有村民插秧 昨天下午,记者驱车赶往安县,一路上记者看到,已经有众多水田插上了秧苗,房子成了废墟,但村民们没有忘记种田。
正在路边用机器耕地的双土地村村民邱冬学告诉记者,家里的房子震塌了,现在住在帐篷里,正是春播季节,再不插秧就要错过季节,“很多有爱心的人帮助我们很多了,但我们总是要靠自己的。”他的腿上都是泥。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