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未来三十年中国仍能创造经济奇迹

  胡军华

  中国经济学界掀起新一轮的纪念浪潮,一批亲历改革开放全过程的经济学家表示,中国过去30年改革开放走过了普通民众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过程,新一轮改革开放已不可逆转;在完成产品市场化的历史任务后,随着生产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中国仍有可能创造下一个30年的经济奇迹。

  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在内的多位经济学家在出席“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周年”圆桌会议时做出了上述表示。高尚全说:“过去30年,人民群众成为财富创造的主体,而在计划经济时代,财富创造的主体是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原来处于被动地位的企业与民众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激发了创造财富的内在动力,整个国家也因此获得更多的公共产品。”

  中国创业资本研究中心主任陈琦伟认为:“在上个世纪整个80年代,我们的改革开放其实是可逆的,因为总体而言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探索,就难免遇到瓶颈。但是90年代以后,我们完全有信心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可逆转的,因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由里而外的转变。以证券市场为例,改善公司治理、加强信息披露等已经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的内生动力,2007年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30万亿元,比当年GDP还高,超出了上世纪90年代初设立股市只是为企业融通资金的初衷。”

  作为市场体系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要素能否进一步市场化将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未来走向。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史正富说:“20世纪80年代,我们完成了产品的市场化,90年代后,改革转向生产要素的市场化,但是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比如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资金价格。一方面是充分放开的产品市场,另一方面是严重扭曲的生产要素市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被人为压低,企业可以利用无限的资源去占领产品市场,而在这种扭曲的环境里,内需乏力,导致只能去开拓海外的市场,终于引发最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史正富还说:“由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不够,导致要素市场面临的压力有限。目前国家倡导的环保、节约能源,形成的只是一种政治压力和社会压力,而不是市场所施加的经济压力,对国家的经济转型不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呼吁要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逐渐实现金融和垄断行业的开放,特别是民营企业开放,建成“小政府、大市场”,这样中国的比较优势还将继续存在,下一个3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此次“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周年”圆桌会议是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8”活动内容之一,《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主持了圆桌会议,参会的还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理事长陈伟恕。

  

(责任编辑:贾海滨)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史正富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