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牛百强公司巡礼
振华港机长兴岛基地,远处红白相间的,是刚刚竣工的7500吨浮吊。
本报记者 王进 摄影
□本报记者 王进 上海报道
日前,已经在全球岸桥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振华港机(600320)突然展开了扩容之旅,成立仅16年的这家黄浦江畔的企业,将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兼并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上海港机。
振华港机1992年成立时,虽处日韩美德各路重工企业巨头环伺中,但竟然提出了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世界上有集装箱的码头,就要有振华的机械设备。现在时至今日,公司总裁管彤贤表示,这个“放眼全球”的口号已经基本实现,世界上有港口而又能与之做生意的全部67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都矗立起了振华的机械。然而这一现象也意味着,在集装箱起重设备领域已经“顾盼无敌”的振华港机,不得不在更广阔的新领域里谋求突破和转型,以支撑自己庞大的跨越式发展计划。市场人士分析,振华港机合并近在咫尺的同门兄弟的计划,或许仅仅是未来积极实施购并战略的第一步,是一系列为达到宏大目标而谋求外延扩张的先声。
消弭同业竞争:
中交推“两港合并”
5月初,记者从与振华港机同属中交集团旗下并紧邻在同一条马路上的上海港机了解到,这家已经拥有长兴岛、张家港、康桥、南汇等四个基地、占据国内巨大市场份额的港机企业,今年3月刚刚新建完成47万平方米的长兴岛基地,具备年产150台大型港口装备及15万吨钢结构的能力。
但是,由于上海港机与振华港机同在“一杆旗下”,上海港机的产能扩张,对于振华港机和共同的母公司中交集团来说,并不一定都是利好。管彤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港机和振华港机之间由于存在同业竞争,多多少少要互相牵制。在这个背景下,中交集团决心将资产注入振华港机。知情人士表示,中交此次推动“两港合并”,一是集团曾经对投资者承诺,将用3年时间整合同业竞争;二是从形势看,必须合并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打通产能瓶颈,整合客户资源,进一步扩大中交港机的市场份额。
据悉,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振华港机大部分产品均外销,2007年,公司销售收入中70%以上来自于海外市场。而上海港机的集装箱起重机基本全部销售于中国大陆市场。振华港机的主要客户为马士基集团、荷兰鹿特丹港港务局等国际港口运营商和各国港口管理当局,而上海港机的主要客户为青岛港、厦门港、天津港等各大国内港口。可见振华港机与上海港机的销售区域及客户细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振华港机此次购买资产,即意在整合上海港机的客户资源,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国内市场份额,强化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不过,该项目的实施也遭遇部分行业研究员的异议。有研究员表示,“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双方的整合效益短期内还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另有研究人士也表示,由于上海港机在整合之后业绩释放空间打开还需要一段时间,且上海港机本身盈利能力有限,去年仅有不到1亿元的利润额,整合之后可能会增加股东对振华港机盈利状况的担忧。
对此,振华港机方面表示,不能简单从一些指标看待上海港机的整合,其生产能力若纳入振华整体生产体系,可有效扩充公司产能。作为佐证,管彤贤表示,公司2008年原定产值目标为250亿元,如果上海港机厂成功并入,可增加30亿-35亿元的产值,再加上新增产项目,振华港机拟将产值目标调高到300亿元左右。
借力上海港机:振华跃入新领域
除了为港机产能“锦上添花”外,在振华的眼中,并购上海港机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管彤贤表示,全球集装箱起重机市场在振华港机近年的强势扩张下,毕竟已接近均衡状态。振华港机已于2006年提出海上重型机械、大型钢结构、港口机械配件和散货装卸机械等四大新的业务领域发展方向。目前散货机件及海上重型装备已迅速发展成为公司第二、三大主营业务,2007年该两种产品的营业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份额分别为11.14%和6.87%。但是,随着对新业务开拓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公司面临新业务产能紧张的局面,虽然公司于2007年进行再融资来缓解这一问题,且目前融资所募资金已基本投入完毕,但公司仍希望继续进行生产能力的扩张,已加速抢占和巩固上述新兴市场。
在这一关键时刻,拥有数家大型基地的上海港机,给了振华“借力”的想象。据悉,上海港机的长兴基地的规模,目前仅次于振华港机的长兴基地的规模,且两大基地紧密相邻,上港基地包括一条650米长的深水岸和700亩的生产基地,已经具备年产150台大型港口装备和15万吨钢结构的能力。在岸线资源寸土寸金的我国最大的长兴重型装备基地,这一“沉睡着”的巨大生产能力,一旦纳入振华的整体生产体系,配合其雪片似的订单,无疑可迅速扩充公司产能,支持公司两大新业务领域的进一步扩张。
此外,振华港机的布局还不止于此,借助上海港机不同于振华的独特产品和订单,振华还试图进入此前未曾进入过的全新领域。振华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将通过上海港机进入轨道交通建设设备市场和铁路建设设备市场,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产品线,从而尽享“十一五”期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计划投资1.2万亿元带来的市场新机遇。
据上海港机人士透露,目前上海港机已成功进入轨道交通建设设备市场和铁路建设设备市场,开发和制造了各种隧道掘进机以及数百吨铁路架桥机等铁路建设设备。现在上海港机已签合同尚未交付的轨道交通建设设备和铁路建设设备共有29台,其中包括为哈大线提供的高铁设备19台,为京沪高铁提供的高铁设备5台以及为上海、天津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的盾构设备5台。
管彤贤表示,目前,整合上海港机的过程正在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托管,将其人财物和经营活动托管起来,不过双方还是两个法人;第二步是在定向增发完成收购后进行资产整合;第三步是文化融合,包括双方管理和技术的整合,“这一过程将比较漫长,也许会持续四五年”。
记者获悉,上港资产注入振华后,中交集团旗下将没有后续港机资产可供注入。
500亿蓝图背后:
借力外部兼并扩张
2000年,已经成立第8个年头的振华港机,完成了20亿元产值,再到去年实现210亿元产值,又用了8年时间,而从210亿元到500亿元,振华决心用3年时间实现。
不过分析人士表示,企业借助自身造血功能和新建产能的模式,只能实现滚雪球式的稳健增长,却不会实现跨越式变革的资本魔方。振华的500亿元蓝图,应该通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重合作,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的交替使用。从这一角度看,今天振华吸纳上海港机之举,也许只是今后振华大规模兼并收购的试水和缩影。
500亿元,落在纸上只是一个单调的数字,然而对我国的重型工业来说,这样大的产值却是一个天文数字,大多企业难以跨越。
与高额产值增长目标同步的,便是振华目前已经铺开的高额投资。管彤贤表示,在制造业领域,做出100亿元产值,需要5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入,因为基础设施投资要发挥经济效益有一定滞后性,目前振华港机在长三角地区已经拥有10家制造基地,所以振华今年正在投资的80亿元,将来在一年后增加160亿元销售收入,增多利润达16亿元。
在高投入的同时,振华港机也在考虑兼并。管彤贤表示,振华虽然以前一直是靠自身的积累走内生式发展的道路,但是“将来的发展必然要走向资本经营,发展软实力,不可能老是靠产业经营”,外延式扩张这条路必须走,因为“干哪一行都必须做大,做不大,已经形成的竞争力很快就会被别人侵蚀”。因此,振华港机提出明后年达到的400亿、500亿产值,除了靠自建产能实现外,通过兼并收购的外延式扩张也成为重要路径。
管彤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资本和人力密集型的重型装备制造领域,做到1亿元产值需要1500人,做到100亿元产值,需要1万5千人,做到400亿,就要6万人,振华养不了这么多人,所以必然要借助其他手段。但管彤贤强调,兼并收购固然会很快扩大产值,却也容易带来利润率的降低,“但是好的兼并是可以增加利润的,投资者不用担心的是,我们将来如果兼并,不会只注重产值,而是更注重利润”。
以钢为纲:
振华树20个新方向
管彤贤表示,单靠集装箱起重机市场,无论如何也支撑不起振华数百亿元的营业收入,必须进入广阔的市场。记者发现,相较2006年振华提出的六大市场战略,振华今天一口气提出了要进入和占领20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市场。
管彤贤掰着指头逐一细数:除了振华已经摸爬滚打十多年的集装箱起重机械市场外,振华的主攻方向现在还有矿石和煤炭等散货装卸机械,大型钢构钢梁,海上重工装备,陆上重型装备,港机配件,挖泥船市场,挖掘盾构市场,铁路机械市场,海上大型工程船,以及振华原先的起家产品、现在的失地??门式起重机。
管彤贤说,“此外我们还准备了十个新经济增长点,正在培育中”,包括海上平台的运输船,用于海上船舶的动力定位装置,大型锚绞机,深水铺管船,海上大型风电设备安装,大型轴承,非标准大型减速箱,以及替代船坞的平地造船设备等。他强调,“我们规划的这些市场都不会昙花一现,都是好市场”。
这其中,上海港机为多个领域的进入提供了便利,包括盾构、铁路机械,挖泥船等都可由港机厂生产。
在以万科为代表的提倡集中精力做主业的经营论风行的今天,振华港机重新“多元化”会否带来主业不突出、各个辅业均较弱的困境?管彤贤对这个疑问表示了否定。他表示,其实这些纷繁复杂的市场背后,实质都是“以钢为纲”的钢构建设,振华有能力驾驭这21个市场的同时发展,“我们具有十大核心竞争力,拥有一只锤炼多年的、训练有素的工程队伍,此外,我们最根本的优势,是驾驭市场的能力,包括钢材涨价,汇率变化等影响成本和收益的变化,我们都有办法驾驭”。
此外,管彤贤表示,这二十个新兴市场中,振华也有自己的重心,目前格外在意的是海上重型装备市场,尤其是海上工程船,是振华港机的主攻目标,“去年全球海上油气设备投资3000亿美元,我们拿到其中百分之一的合同,不就壮大了么”?
5月7日,记者来到振华港机的长兴岛基地,见证了振华新建成的海上工程船舶之一??世界第一的7500吨全回转自航浮吊的诞生,这种浮吊,是海上油气田的重要护航装备,可以轻松将埃菲尔铁塔吊起,单台价值15亿元人民币。振华的高管在现场表示,目前韩国三星重工已经订购了一艘8000吨浮吊,而更为巨大的2.8万吨浮吊的订单,已经在和荷兰买方洽谈,目前全球大型浮吊订单极大部分都落到振华港机名下。管彤贤则对于振华已经迅速起步的海上装备业务表示了信心,“企业经营中,对于市场的开拓,要吃着一个,拿着一个,想着一个。只是吃这一个,就无法生存下去”。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