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课题组
按照经典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价格是对短期总需求扰动的重要调节因素。总之,要素市场结构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都是影响未来中国物价总水平走势的长期因素。目前中国的土地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地方政府控制土地二级市场,土地价格信号严重扭曲。
一、什么是影响物价总水平走势的中长期因素
按照经典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价格是对短期总需求扰动的重要调节因素。当总需求发生变化时,在短期内,不是?还来不及 通过总供给的调整,而是通过价格总水平的调整,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因此,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是短期的宏观经济现象。但是,对于一个处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开放经济来说,对于一个转型期的经济来说,问题就较为复杂了。比如,对于中国这样的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的国家来说,总供给函数即生产函数本身会发生较快的变化。对价格总水平而言,生产要素供给条件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支持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主要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的成本较低,这是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源泉。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相对丰裕时,其要素的相对价格也会处于较低的水平,当要素供给条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相对短缺时,其相对价格将会提高。从理论上说,这种变化表现为等产量曲线斜率的变化。
中国未来面对的更为复杂的情况是,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对诸如石油、矿产品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矿产品等资源控制或掌握在一些国际大国(如美国)和资源大国或国际组织的手中,国际市场上的能源及大宗商品供需关系变化也是长期的和结构性的。
与一般的产品不同,要素价格不完全受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制度因素的变化如劳动力市场制度、自然资源使用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也会深刻地影响诸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价格。目前中国已进入了人均GDP2000美元到8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阶段,一系列社会问题日渐凸现,如收入差距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环境和能源问题、公共福利供给不公平和覆盖不足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中国未来长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这个阶段,公平问题不再从属于效率,环境不再从属于经济发展。国家必须要调整政策,从人的终极的、普遍的社会福利改善出发,强化社会制度的建设。
虽然社会制度的建设成本有一部分要政府来支付,但是,这种制度环境的改变,不可避免地要内化为企业的成本,其直接效应是环境、资源和劳动力的成本的普遍上升。
由于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是一般产品的基础投入要素,其成本的上升是普遍的,涨价不会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只会影响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在技术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基础投入要素成本上升必定会作用到物价上,推动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成为影响未来中国物价总水平走势的长期因素。
就长期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技术进步过程,即全要素生产率(TFP)不断提高。这种生产率的提高对物价的作用是正向的,即生产效率提高,使生产成本普遍下降,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下降。但是,当技术进步速率放慢时,就会出现生产效率提高,抵消不了要素成本提高的情况。因此,技术性因素也是影响未来中国物价总水平走势的长期因素。
总之,要素市场结构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都是影响未来中国物价总水平走势的长期因素。
二、要素市场结构因素变化对未来物价总水平走势的影响
1.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成本
近年来,从2003年开始出现在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现象,在沿海地区蔓延开来。对于中国是否已经进入了“刘易斯拐点”,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将会在2013年通过“刘易斯拐点”(蔡,《刘易斯拐点及其政策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劳动力市场这种结构性变化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农民工工资总水平的上升。
据蔡的估计,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工资水平2004年以前10年间仅涨了60元,而2005年一年就涨了100元。另据《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国农民工人均月工资增长了11.5%,达到953元,其中东部地区达到了1236元。根据全国各地关于用工的新闻报道,2007年农民工工资增长的速度更快,全国农民工人均月工资水平超过千元,可能没有什么悬念。加上各项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得更加严格,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幅度将更大。根据美林的调查报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及工资上涨,对珠三角地区纺织服装行业和电子行业造成的成本涨幅,分别为20%-30%和30%-40%。
另外,务工的农民工工资增长还将推高务农的农民工工资的增长。据《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提供的数据,2006年务农的农民工工资的增长率高达29.1%,月均工资达到829元,仅比务工的农民工工资水平低110元。由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速度大大地低于工业,务农的农民工工资的增长,推动农业成本的提高,必然要转嫁到
农产品价格上。因此,务农的农民工工资的增长将成为推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一个关键因素。
按照标准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的主要动力。一旦形成工资成本上升与物价上涨相互推动、螺旋上升的动力机制,达到10%以上的高通货膨胀率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这一现象就是所谓的通货再通胀。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的机制的形成,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在劳动力市场上,建立了按照物价指数的变化,确定工资率即指数化工资的制度(这种制度在欧盟国家中比较盛行);第二是普遍的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目前在中国,指数化工资的制度并没有建立的迹象,对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的机制的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通货膨胀预期。一旦普遍的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工人在工资谈判中就会将物价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名义工资就会提高,普遍的名义工资提高又会加速物价的上涨。
2.土地市场与土地成本
中国是一个土地严重稀缺的国家,人均土地面积为11.6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同时,目前中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扩张速度很快,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由于城市化所占用的耕地每年大约为250万亩-300万亩,对土地的需求很大。另外,根据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探规划院的研究,达到粮食安全线(即粮食自给率为90%)的耕地保有量为18亿亩。这就是18亿亩耕地保有“红线”的由来。截至2006年,全国的耕地保有量为18.27亿亩,已逼近耕地保有“红线”。这就说明中国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紧张。
然而,目前中国的土地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地方政府控制土地二级市场,土地价格信号严重扭曲。2004年以来,中央加大力度推进土地二级市场建设,商住用地的取得全部要“招拍挂”,工业用地也开始全面纳入“招拍挂”。土地价格信号扭曲的现象有所改善。虽然,短期内国家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局面不太可能被打破,但是,随着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土地价格向反映土地供需状况的均衡价格方向回归是一个大趋势。其结果是土地价格将会不断地提高,而且这种价格的提高是在土地供给刚性条件下发生的。
在土地供给刚性的条件下,对土地需求的扩大,必然引起土地价格的持续提高,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因此,在目前中国现有的条件下,土地成本的提高也不是短期的,而是由长期供需结构的因素所决定的。这种土地要素价格长期上涨,势必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到物价总水平上。这也是支持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一个长期因素。
另外,土地资源供需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粮食价格上。由于土地供给刚性,粮食需求量增长就很难通过增加可耕地面积来解决,目前土地产出率已经比较高,提高粮食亩产将越来越困难,这就会出现土地产出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由此而推高了粮食价格。
3.国际市场因素
近年来,中国对石油、铁矿石和其他有色金融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大国,中国需求对国际市场价格的走势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为推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需求大国,对资源供给的控制能力还很弱,定价主导权基本上掌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及国际资源大国手中,中国受制于国际市场的境况,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得到根本扭转的。中国目前能做的事,只能是改变自身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减轻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中国因素对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
近年来,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快速崛起,这些国家与中国一起被国际社会称为“金砖四国”。这些国家传统上是石油、农产品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供给大国。印度是国际农产品大米和矿产品的输出大国,俄罗斯是国际石油和其他原材料的输出大国,巴西是矿产品输出大国。“金砖四国”的人口规模约30亿,这些国家经济的崛起,将深刻地影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供需关系的变化,这也是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的长期因素。这种国际性因素,反过来会传导到国内,成为推动国内物价上涨的重要力量。
另外,最近国际农产品市场出现的价格巨幅波动也很值得关注,这种价格巨幅波动到底是短期的,还是长期供需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很高,三大谷物小麦、大米和玉米的自给率达到了100%。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高的是大豆和食用油,均达到了70%左右。另外,目前中国国家粮食储备量比较充足,因此,目前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出现的价格波动,近期对中国国内粮价的实际影响较小,但其对中国物价走势的中长期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上)(课题组成员:樊纲刘宪法龙隆。执笔:刘宪法)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