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8日电(吴晶晶、于春生)“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受诸多要素的制约,而且每一次地震都有其本身的特点和深层动力过程,因此给地震的预报带来了众多的未知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滕吉文日前表示,地震预报存在三大困难,公众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地震预报问题。
我国地震工作者在地震预报上付出了艰苦努力,曾成功预报了海城地震等。“但地震预报仍是一个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滕吉文说。
滕吉文介绍,地震预报通常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10年以上为长期,1年至10年为中期,10天到100天为短期,1天到50天为临震。地震预报通常需要给出未来地震的位置、大小、时间和概率4种参数。
滕吉文指出,地震预报的困难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迄今最深的钻井是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井,达12公里,和地球平均半径6370公里相比还是“皮毛”,还是解决不了直接对震源进行观测的问题。“通过地球物理方法精确探测深部介质与结构,对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迄今对大地震之前的前兆现象的研究仍然处于对各个震例进行总结研究阶段,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的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
三是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地震震源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震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复杂性密切相关。
“地震可预测性的困难源于人们不可能以高精度测量断层及其邻区的状态,并且对其中的物理定律仍然几乎一无所知。”滕吉文表示,如果这两方面的状况有所改变,将来做到提前几年的地震预测还是有可能的。
滕吉文认为,实现地震预报的科学途径主要包括: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家群体;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和真实规律的识别;坚持地震预测科学实验,即地震预测试验场;加强强烈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精细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的研究;多元可靠信息的集成和综合研究;加强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等。
“地震预报和防震、抗震必须并行,即实施"双轨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重大破坏和经济损失。”滕吉文说。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