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悉:截至4月30日,除
九发股份外,在上证所挂牌上市的862家上市公司均通过指定报纸和网站披露了2007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较上年大幅增长47.5%,较好地延续了2006年的业绩增长态势;已披露年报公司加权每股收益0.42元,创历史新高。
从年报情况分析,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非标审计意见数量和比例明显下降;多达139家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机构的核实评价意见,比往年增加了3倍,上市公司内控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绝大多数公司严格执行了新会计准则,实现了新旧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超过90%的公司已经设立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并且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能够切实履行职责。
为做好本次年报披露工作,上证所采取多项措施,在事前、事中、事后等阶段开展了如下工作:
首先是全面部署年报披露日期预约工作,最大限度地杜绝上市公司随意变更披露日期的现象,实现年报的均衡披露。其次,及时对定期报告标准化报送系统进行了修订和升级,满足了2007年年报在披露内容与格式上的局部调整。最后,本次年报准则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新规定、新内容较多。
在本次年报事后审核工作中,上证所有关部门共发出340份事后审核意见函,要求上市公司就年报中的有关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共有165家公司刊登了补充或更正公告。
通过事后审核,上证所发现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业绩预告不规范现象仍屡禁不止。大多数公司均按照上证所年报工作通知的要求,针对预计业绩大幅变动的情况,在2008年1月底之前刊登了预告公告。但也有部分公司未能在1月底前及时刊登此类公告,或者遗漏披露,也有公司前后预告不一致,对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了误导。
二是部分公司仍然存在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经过这两年的集中整顿,绝大多数公司大股东及时归还了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但也有因种种历史原因长期拖延无法解决、新增占用、期间资金占用和期末结清的现象。
三是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参差不齐,评判尺度不一,部分非标审计意见运用存在不当,在一定程度了降低了审计报告的有效性。
四是董事、监事以及高管薪酬的披露不统一,难以分析和比较。董事、监事以及高管从上市公司实际取得的报酬和应当取得的报酬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董事、监事以及高管未从公司取得报酬的情况,有的披露为零,有的则为空白,造成统计数据时有错漏现象。另外,上市公司在薪酬披露上的不一致,不便于投资者进行分析比较。
五是部分公司未能按照年报准则要求披露实际控制人情况,使得投资者难以了解其实际控制人和控制结构。六是关于独立董事履职情况的披露,偏于笼统和流于形式。
七是董事会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存在内容过长、格式不一的情况。
据悉,针对年报事后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上证所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拟对九发股份等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给予公开谴责;截至目前,上证所已对7家公司在上市公司范围内通报批评,另外,还对28家公司予以监管关注。针对其他严重违反上市规则和年报准则的公司及其责任人,上证所还将进一步采取惩戒措施。(贾伟) (来源:经济日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