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4)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成都出席了四川旅游业重建规划指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正式启动了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的编制工作。会后,记者对邵琪伟进行了专访。
旅游作为灾后重建优势产业有4点依据 记者 :旅游业作为灾后恢复重建优势产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邵琪伟 :主要依据有4点:一是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旅游业对许多产业或行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带动和促进作用。优先发展旅游业可以比较快地推动灾后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二是资源条件和市场基础具有明显的优势。四川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客源市场基础好。地震虽然造成了旅游业巨大损失,但旅游基础市场没有受到大的打击,因而旅游接待能力能够较快恢复。
三是优化灾区产业布局的客观需要。受灾地区大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发展传统工业制约因素相对较多,发展传统农业的带动性和附加值相对较小,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是科学客观的选择。
四是国际国内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泰国、美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丽江等地在经历特大灾害后,统筹规划,优先发展旅游业,都取得了成功。
有条件的地区可尽快启动旅游市场 记者 :国家旅游局发出的“停止组团前往和途经四川地震灾区旅游”的禁令什么时候可以解除?
邵琪伟 :我们要按照抗震救灾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分类指导,在充分听取受灾地区政府和旅游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受灾程度不同,分阶段、分区域、分市场、适时开放旅游市场。对未直接受灾的成都市区、
峨眉山、蜀南竹海等有条件的地区,可尽快启动旅游市场;对受灾较轻、旅游接待能力未受严重影响的九寨沟等地,只要交通、安全等条件允许,能保证游客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也可以尽快启动旅游市场;对严重受灾地区,则要根据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设施的修复建设情况和游客心里预期恢复情况而定。
保留地震遗址要满足两个条件 记者 :有专家学者提出,要保留地震遗址。对此,您有何看法?
邵琪伟 :首先,地震遗址是否保留,必须要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地震、地质、旅游、文物等相关专家的论证,对那些能够记录地震灾难,同时也能反映出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精神的遗址,可以保留下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延续民族顽强不屈精神的载体。还有,保留下来的地震遗址要有教育功能,通过参观,游客可以学到一些避难的知识。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地震遗址的保留才具有意义。
另外,地震灾害后会形成一些特有的、甚至是稀有的地质景观,这些都是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样的成功先例并不少。如果四川能对这些地质景观加以合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成为旅游恢复发展的重要力量。(记者苏冰罗尧)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