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至今,在连续减持国美电器(0493.HK)股权同时,黄光裕已有“增持”后手。
本报记者获悉,国美电器(0493.HK)已向香港证监会提出申请,将于今年年内将大中电器纳入上市公司国美电器体系中。
6月6日,国美电器总裁陈晓表示,未来进入上市公司的,将包括大中电器所有门店资产及物业。陈晓称:“将大中电器的销售收入纳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只需香港证监会批复即可。
国美电器投资者关系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未得到批准前,大中的销售收入不能纳入上市公司。这也是国美2008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中未包括大中销售收入的原因。
国美电器2008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销售收入为12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同店销售额增长约为3.17%。公司净利润为5.296亿元。
此外,国美电器约300家未上市门店,也将装入上市公司国美电器中,目前正在等待商务部审批。
大中结束“托管”
从2007年12月16日至今,上市公司国美电器全面托管大中电器已半年有余。被托管的大中门店共81家,其中北京门店61家,河北等外地门店20家。
“托管前,大中营运能力、利润和管理能力、包括网络系统都不是很强。在纳入国美电器体系后,大中业绩明显提高,净利润率由去年的2%提高到了目前的4%。”国美投资者关系部人士表示。
陈晓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与大中整合中重要的是如何共享资源。例如大中的销售能力在北京很强,但获取供应商的能力比较弱。如果把国美的销售政策嫁接给大中,将能提高其盈利空间。大中一直注重前台建设,后台共享资源少,导致管理成本比较高,无法进行摊薄。在将大中与国美后台资源体系对接后,对提高大中商品销售的毛利率,降低综合管理成本有很大帮助。
2007年12月,国美通过银行委托贷款给独立第三方北京战圣,由北京战圣持有大中的全部股权,国美电器则获得了大中的独家管理与经营权,以及对大中股权的独家购买权。当时约定,上市公司国美电器购买大中的价格将为“36.5亿”或“36.5亿加上至股权购买日独立第三方公司已支付的利息”减去“此期间已分配的利润(扣除管理费前)”,两者之高者。
国美投资者关系部人士表示,公司认为上述出价是比较合理的。按照收购大中时的出价(36.5亿元)和大中当年的净利润(约为2.8亿元)计算,大中的市盈率约为13倍,而目前,国美的市盈率约为25-30倍。
一位大原中电器内部人士分析说:“大中价值在于其位于北京的网络,良好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租金,特别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几十年来的品牌认知度。”
当时国美对大中的心理价位是40亿元。陈晓此前透露,谈判过程中,国美提出的上限为超过40亿元,远高于最终出价36.5亿元。现金支付是促成交易的原因之一,好处在于“出售方能尽快全身而退,而且不用摊薄老股东股权”。并且,国美当时现金较为充裕,2007年5月,国美借助发行可换股债券,募集了约65.5亿港元,作为准备收购大中的资金。
此番,大中注入上市公司,北京圣战与国美电器间的交易并不复杂。
国美投资者关系部人士表示,北京战圣为国美委托的第三方。由于采取了向银行委托贷款方式,国美从战圣手中收购大中电器,只需要向银行偿还贷款和利息就能实现。
但其也透露,未来,“不排除关闭或合并部分经营不好的大中门店后,再注入国美电器中”。
黄光裕财技
而本报记者获悉,国美尚未进入上市公司的近300家门店(如上海国美),也将装入上市公司。目前,这一运作正在等待商务部审批中。
国美电器2007年年报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大约有287家门店(不包括港澳地区)尚未装入上市公司中,当时已称,“未来有可能进一步装入”。
国美电器公告表明,与即将进行的“资产注入”相适应,从2006年末开始,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黄光裕不断减持在上市公司中的股份。
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黄光裕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权由当时的51.4%减少到了35.55%。国美投资者关系部人士表示,35%是香港联交所规定的“上市公司控制人股份”的最低临界点。
但陈晓表示,黄光裕减持国美股份,与大中等资产即将注入上市公司“并无直接关系”。
相比黄光裕,另外两位昔日家电零售大佬则处境大为不同。
陈晓已经熟稔经理人角色。而本报获悉,凭借出售大中部分所得,大中电器原董事长张大中、总经理宋红成立了大中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及总经理。
“经历过实业经营后,我们想尝试进入投资领域。未来,新公司三大主业包括证券、股权投资以及融资,具体项目还没有确定。”大中投资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田瑛)